每年立春過后,福建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的茶農們就開始忙碌起來,這里種植的上萬畝的烏龍茶需要在春天來臨時進行深翻松土、修剪枝干、施有機肥,為春茶生長做好準備。
2022年2月17日上午,在融洽、和諧、歡快的氣氛中,歙縣茶葉行業協會鄭紹東會長與“歙茶”商標持有人柯瑤瓊正式簽訂了無償轉讓協議。該協議的簽訂,標志著歙縣“徽商歙茶”公共品牌宣傳打造向前邁進了堅實的一步。
早在唐代,陸羽就在《茶經》中系統地介紹過19種餅茶采制工具,建立了茶葉機械的雛形。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我國茶葉機械發展已有70余年的歷史。隨著國家對茶葉機械行業重視度的提升,我國茶葉加工現已基本實現機械化和自動化,茶園作業機械也在快速發展。
云南白茶以云南大葉種茶為主,古樹原葉制作而成的白茶有更為豐富的內涵物質,滋味更豐富濃郁,香氣天然,更加的耐泡,基本上一泡一整天就夠了。古樹白茶本身的收藏、品飲、保健作用就頗受大眾關注,隨著疫情時代的到來,人們健康意識的加深,古樹白茶更是成為很多人的選擇。
“今年的采茶用工目前有著落嗎?防疫物資也要開始著手儲備了。”2月14日,在郎溪縣凌笪鎮下吳村茶葉種植大戶吳定義的茶葉種植家庭農場,該鎮農業農村發展辦公室的工作人員正在了解采茶用工來源情況。
2月16日,正月十六。北國依然冰雪覆蓋,位居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縣的五里路茶園中,已是26攝氏度的春天。
連日來,隨著氣溫上升,普安縣12.5萬畝春茶陸續開采。廣大茶農走進茶山忙碌在采摘鮮綠嫩芽的喜悅中,茶企開足馬力收購茶青和生產干茶,全縣上下呈現一派人勤春早的繁忙景象。
古道悠悠,馬鈴聲聲。古老的茶馬古道,從歷史深處綿延而來,從普洱走向遠方。茶馬古道不僅見證了普洱茶和其他產品的交換流通,而且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交流交融,譜寫了普洱茶產業發展的輝煌篇章。
由于“茶”的運輸,必然帶來相應的其他文化。如果我們就“茶”文化本身來看,也可以看出它沿“茶馬古道”所進行的波形擴散,如對茶的飲法,歷史文獻對如何飲茶及講究有所記載。
春節節市紅火,在福建畬依茗白茶有限公司直播間內,主播正賣力介紹旗下白茶產品及促銷優惠,沖刺“年貨節”。據了解,該公司從2020年“觸網”,先后入駐天貓、抖音等平臺,去年電商銷售突破800萬元。“線上+線下全渠道互動模式,可以實現促銷全同步,形成品牌營銷合力。”負責人鄭為銓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