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云:“春茶苦,夏茶澀,要好喝,秋白露。”秋白露指的是自白露到秋分之間采摘的秋茶,其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不經泡,也不像夏茶那樣干澀味苦,而是有一種獨特甘醇清香味。
2002年習近平一到浙江工作就著手調研農村工作,2003年在全省農村工作會議上,提出“沒有農村小康就沒有全面小康,沒有農業現代化就沒有中國整個國民經濟的現代化,沒有農村穩定就沒有全社會的穩定”。
9月17日,人民日報以《講好一片茶葉的故事》為題,講述了如何通過整體規劃保護和開發利用茶船古道及沿線的各類文化遺產,形成長期賡續的文化生態系統,助力講好一片茶葉的故事,做好“茶文章”。
9月16日,舒城縣茶樹良種研究所成立大會在舒茶鎮九一六茶場舉行。舒城縣茶樹良種研究所的成立,為開展茶樹種質資源保護和茶樹新品種選繁、引進、示范推廣提供了平臺保障。
8月17日,藤縣象棋鎮羅文村六堡茶園內,一期種植的六堡茶苗已長至半米高,茶園工人正在忙碌地為茶苗除草施肥?!澳壳埃覀兗泳o建設茶園二期,屆時將新增1000畝茶園,象棋鎮發展六堡茶產業的路子會越走越寬。”象棋鎮黨委書記李斌傳堅定地說。
柞水縣地處秦嶺腹地,北緯33度,早晚溫差大,冬季溫度最低達零下七八攝氏度。在商洛,與它相鄰的鎮安縣、山陽縣都有茶園,但同屬秦嶺南麓的柞水縣卻沒有。
秋季來臨,浮梁縣江村鄉塔里村后的古茶樹群里,茶農們正在修剪枝葉。山下的制茶車間內,工人們正忙著將茶葉萎凋、發酵、精制。這些昔日無人打理的櫧葉種野生古茶口感獨特,眼下成為市場的搶手貨,也吸引了業內眾多專家的目光。
近日,我中心組織技術人員多次深入社口、曉陽、潭頭、松羅、范坑等產茶鄉鎮,就茶園綠色高質高效建設工作進行現場指導,向種植戶現場傳授相關農藝措施,幫助茶農提高茶葉種植技術。
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衡陽堅持產業與顏值一起抓,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近年來,衡山縣開云鎮雙全新村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笨傄?,以打造全省一流的鄉村生態旅游目的地為目標,將茶文化與旅游、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鄉村振興之路。
近日,湖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第一黨支部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項目團隊走訪了位于福建省西北部、閩贛交界處的武夷山市,通過搜集當地萬里茶道相關資料,調研走訪當地萬里茶道文化遺產點,訪談當地居民以及茶廠工作人員,積極發掘沉積在武夷山的有關茶葉生產、商貿流通方面的歷史,整理當地少為人知的萬里茶道民俗和人文歷史,了解當代當地茶文化、茶產業的發展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