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的八馬茶業龍頭寺店內,牟丹和王艷端坐在茶臺前,與顧客有說有笑,一同品味老白茶的清甜。
牟丹(左)和王艷(右)在八馬茶業龍頭寺店內受訪
姐妹倆都是重慶人,行事風風火火,事茶十余載,則讓她們多了幾分溫潤與從容。小小的茶葉托起了兩個90后姑娘的創業夢——如今,她們在重慶管理著4家茶店、20余人的團隊。
從茶藝師到創業者,金色茶湯的浮光掠影里,也有她們苦后回甘的人生倒影。
相知——從好搭檔到好姐妹
2008年,牟丹成為萬州一家品牌茶店的茶藝師。兩年后,王艷也來到這家茶店工作。
彼時,品牌茶店有更好的環境和服務,但消費更高,算是“小眾享受”。
品牌茶市場尚不成熟,二人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結束工作后,牟丹與王艷常會留在門店練習茶葉沖泡;40℃的夏天,兩個姑娘也堅持整齊穿著工服上門送貨。
“越來越多客戶沖著我們品牌來,認準我們買茶!”客戶的認可讓她們堅信,品牌化才是中國茶的未來。
不久,二人先后晉升為店長。她們意識到,要實現更大的發展就必須激發團隊的力量。二人根據特長和性格確定了分工,把茶店打理得井井有條,“我們都愿意迎難而上,遇到問題就一起想辦法。在一起更有底氣,也更有實力。”
事茶數年,兩人在能力、思維等方面有很大提升,因此萌發出創業的想法,并在不久后先后辭職。
然而,通往成功的道路注定不是坦途。
轉型——從茶藝師到創業者
初次創業,牟丹和王艷經營起一家火鍋店。然而,因為經驗不足,火鍋店最終關門歇業。
她們意識到,想做出一番事業,需要從自己擅長、有前景的領域入手。于是,二人把目光投向茶行業。她們堅信,重慶人愛喝茶,市場足夠大,而且大家越來越注重生活品質,會有更多人選擇品牌茶。
經過一番考察,牟丹和王艷決定加盟八馬茶業——八馬不僅產品過硬、品牌號召力強,更能提供店鋪選址、團隊建設等專業支持,值得信賴。
2018年,牟丹與王艷的首家門店在萬州開業。憑借著選址、服務等優勢,該店迅速贏得當地消費者認可。
業績穩步增長,二人準備繼續擴張,可就在這時,疫情襲來。面對不確定性,是保持發展定力,還是跟隨大流放慢腳步?
“我對未來充滿信心,決定保持節奏。”回想起當初的決定,牟丹的語氣堅定而自信,“即便決策出現偏差,艷姐也會幫我兜住底。”
除了王艷的支持,牟丹的底氣還來自八馬的協助。疫情加快了店鋪流轉,不少位置優越的門店空了出來,二人在八馬的指導下迅速開展選址工作。
2020年4月,她倆在重慶北站附近盤下一家百余平方米的店面,便是八馬茶業龍頭寺店。現在,該店已是團隊最重要的業績來源之一。
展望——從參與者到引領者
“茶行業是朝陽行業,我們的選擇沒錯。”作為創業者,牟丹與王艷抓住了時代機遇,也找到了合適的創業品牌,“八馬提供了很多專業支持,讓我們壓力小了很多。”
對于今天的成績,牟丹和王艷對團隊充滿感激,愿意為團隊成員提供更大平臺。
龍頭寺店的店長張秋露便是在她們引導下成長起來的。起初,張秋露與客戶交流時很羞澀,在牟丹與王艷的指點下,她迅速成長,現已成為店長合伙人。
團隊的力量也為牟丹和王艷創造出更大發展空間——二人成為當地茶行業的引領者,為飲茶風尚、行業發展帶來不少變化。
喝大碗茶本是當地傳統,在她們的推動下,更多人接受了工夫茶的沖泡方式。在她們的引導下,越來越多消費者也找到適合自己體質、口味的茶類。
此前,萬州不少茶店裝潢古樸厚重。牟丹和王艷采用簡約的裝潢風格,對服務流程進行標準化管理。二人注意到,當地不少新近開業的茶店,也采用了類似模式。
“更舒適的環境、更透明的價格,最終受益的是消費者。”未來,牟丹和王艷希望在重慶開出更多茶店,服務更多茶友,“我們的目標,是讓大家買茶更方便,喝茶更專業。”文/周靜藍
來源:重慶晨報、北京茶世界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