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初霽,湖北省竹山縣上庸鎮大泉山村生態茶園基地內,村民汪鳳閑穿梭在茶葉梯田間,手指輕輕捏住嫩芽,輕輕一掐,放進茶簍。 “要選一芽一葉的茶葉,這樣收購價錢更高。
”汪鳳閑每天六點來基地采茶,一天可以采四至五斤。
“我們的生態茶園既不施化肥、也不打農藥,都用的是有機肥,以保證茶葉品質。”上庸鎮黨委書記余志剛介紹,每畝產值可達8000元,帶動全鎮4500戶農戶平均增收14000元。
在城關鎮劉家山村生態茶園,高清攝像頭、蟲情監測系統、有軌搬運車等設備引人注目。茶園的智慧大腦——智能管理系統,可以實時收集氣象、土壤、病蟲害等信息,并通過自動水肥一體化等設備,自動實現灌溉、生物防治等功能。
大泉山村、劉家山村的生態茶園,只是竹山縣茶葉規模化種植、綠色化發展的一個縮影。
“目前,竹山縣生態茶園面積30萬畝,其中高標準茶園12.2萬畝、智慧茶園1.5萬畝。2023年,全縣干茶產量近1.2萬噸,綜合產值突破50億元,帶動20多萬茶農增收。”竹山縣茶辦主任丁葛介紹,一片葉子帶富一方百姓的效益正加速顯現。
除種植階段的精心養護外,提升制作工藝、開發新產品、茶旅融合也是高質量發展茶產業的必答題。
“我們的產品不僅市場反饋良好,還屢次在國家級和省級斗茶大賽中斬金奪銀,這得益于集清洗、殺青、揉捻、微波提香、高溫殺菌等制茶工藝于一體的智能化生產設備。”竹茶集團董事長沈義鋒計劃,今年繼續提升設備和制作工藝,在生產名優綠茶、紅茶的基礎上,開發大葉茶、抹茶等系列茶產品,全力沖刺2億元產值。
走進位于得勝鎮湖北星夢茶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區,空氣中氤氳著香甜的氣息。“這香氣來自網紅產品‘醋茶淡飯’,是一款紅茶醋飲料。”公司總經理林航介紹,本產品酸甜可口中透著獨特的茶香,具有開胃解膩、促進消化的功效,一經推出頗受年輕群體的追捧,年銷售額3000多萬元。
隨著茶產業鏈條不斷延伸,竹山縣已推出綠茶、紅茶、白茶、黑茶、花茶等干茶系列,開發茶飲、茶醋、茶零食、茶工藝品等延伸產品,培育出圣水、十星紅、竹凈尖等品牌,有力地促進產業端與消費端的雙升級。竹山縣也先后被授予中國高香型生態綠茶之鄉、全國茶葉科技助農示范縣域、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2023年度全國重點產茶縣域。
“在‘武當山茶’區域公共品牌的加持下,今年的茶市行情格外緊俏,預計價格較往年上升了20%左右。”竹山本地茶葉經紀人何超滿是期待。
目前,竹山縣授權使用“武當山茶”商標的市場經營主體43家,省級茶葉產業龍頭企業4家、市級茶葉產業龍頭企業6家、茶葉經營企業255家、茶葉加工車間220家。
茶旅融合景更美,多業融合茶更香。
“游客在茶園可以采茶、制茶、品茶,還能在這里吃農家宴、住農家院。”在寶豐鎮龍井村的茶園里,村民張鵬向游客推銷農家樂。
“我們村按照以茶帶旅、以旅促茶、茶旅融合的思路,讓村民通過茶園農家樂、茶園客棧等業態增收,去年共計接待游客20余萬人。”龍井村黨支部書記李可介紹。
近年來,竹山縣相繼發布以梅花谷、圣水湖、五福龍井、劉家山等重點茶葉產區為節點的精品鄉村旅游線路10條,持續推動“茶旅+康養、茶旅+山水、茶旅+農業、茶旅+體育”等多產業融合發展,擦亮“茶香十里·竹山鄉遇”的鄉村旅游品牌。去年,全縣鄉村旅游接待游客達1092.78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106.11億元。
今年4月初至5月下旬,竹山縣計劃在武當山茶開采節基礎上,在擂鼓鎮、城關鎮、寶豐鎮等地舉辦“茶緣中外·飛云流香”茶旅活動、“春風十里·茶山相遇”戶外徒步活動、“香遇龍井·醉美茶園”山地自行車賽等,一幅產業興、鄉村美、農民富的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來源:農村新報、學習強國、北京茶世界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