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山好水出好茶,一芽一葉吐芳華。近年來,圍繞“三茶”統籌發展理念,龜湖鎮從主體培育、品牌打造、科技創新、茶旅融合發展等方面發力,大力構建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協調發展的現代黃茶產業體系,助力民族共同富裕。
創新茶科技,打造生產體系新圖景
有研究表明,低濃度的鍶能促進植物生長,提高作物的營養價值和產量。龜湖鎮充分發揮生態優勢,在基地建立博士創新站,邀請浙江海洋大學郭健博士團隊入駐,創新研發富鍶茶葉,把舟山富含鍶元素的貽貝殼做成土壤調理劑,解決富鍶茶葉培育過程中所遇到的關鍵問題。經科研機構檢測,產出的茶葉富含鍶元素,浸泡后的茶湯也富含鍶,進一步賦能黃茶價值。
此外,龜湖鎮還聯合浙江師范大學黃新民教授團隊,完成“泰上黃”包裝設計,進一步提升品牌形象,將好產品推向更廣闊的市場,為各族群眾增收致富打下了堅實基礎。
弘揚茶文化,提高品牌價值新高度
龜湖鎮依托“泰上黃”特色茶資源,成功舉辦泰順縣首屆黃茶文化節暨“泰上黃”品鑒會,進一步打響了“泰上黃”品牌的知名度。值得一提的是,龜湖鎮組織黃茶生產管理團隊,參加四川農業大學成都校區舉行的“蒙頂山杯”第六屆中國黃茶斗茶大賽,“泰上黃”牌緊壓黃茶榮獲特別金獎,黃茶、黃茶三杯香茶獲金獎,同時在北京舉辦的第十三屆中國(北京)國際茶葉博覽會上,“泰上黃”牌綠茶、黃茶、紅茶獲得銀獎。
發展茶經濟,激活產業動能新引擎
據了解,龜湖鎮目前已完成“泰上黃”茶園旅游規劃設計和三產融合共富項目,積極打造了黃茶母樹保護點、天空之境、景觀休閑平臺等一批茶旅綜合體配套設施,建成上宅垟黃茶園步道、新湖少數民族村茶葉交易休閑長廊,為民族地區茶農增收增效作出積極貢獻。
如今,“泰上黃”黃茶基地核心面積已有300畝,輻射整村種植面積達500畝,實現年總產值達350萬元,村集體經營性年收入超過了20萬元,預計未來可超過30萬元,農民增收2800元以上。一葉成一業,“泰上黃”茶已成為托起少數民族群眾致富的黃金葉。
(來源:愛上泰順)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