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是起源于中國的世界三大飲品之一,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沉淀深厚。茶不僅是一種有益健康、舒緩身心的飲品,更是一門藝術和生活哲學。
溧陽茶山美如畫
每年3月下旬,天氣回暖,萬物復蘇,蟄伏了一個冬季的茶樹開始吐露新鮮的芽尖和嫩葉。大自然傳遞出了豐富的物候信息,在常州溧陽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下,從勤勞的采茶人、經驗豐富的老茶農到專業的制茶大師,為了一壺清新淡雅的溧陽春茶,都在各自的領域做到了極致。
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陸羽《茶經》說,茶“上者生爛石”。何謂爛石?沙土是也。除了沙土,光照、溫度、濕度都是好茶不可或缺的生長因素。天目湖一帶屬于天目山余脈,綿延不絕的丘陵山地賦予了茶園充足的光照,回歸線附近亞熱帶季風氣候帶來暖濕空氣。48條山間澗溪匯聚而成的天目湖湖區提供了金子般的沙土環境,孕育了優質的茶葉資源。
46歲的葛聯敏是天目云露茶業公司董事長,公司合作的5000畝茶葉種植基地就在天目湖一帶。
溧陽白茶鮮葉
“我們溧陽的天目湖周邊地區被認為是最適宜茶葉生長的地區之一。”葛聯敏說,自2020年以來,公司茶葉連續4年斬獲世界綠茶評比會金獎,“溧陽在蘇、浙、皖三省交界處,丘陵的山間和緩坡崗地最適宜白茶的生長。正是因為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溧陽才能生產出極品好茶?!?
只取兩三厘米成朵的芽葉
這個季節,身處天目湖中西村的茶山中,一眼望去滿山綠意,讓人心情格外舒暢。在低矮丘陵的山岰中,星星點點散落在茶田里的采茶人進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季節。走到半山腰,就能看到一個個背著茶簍穿行在茶樹間的采茶工,雙手在茶樹和竹簍間來回翻飛。
“泡一壺春茶,啜一口春味,是春天不容錯過的儀式感。一杯高品質的春茶,離不開辛苦勞作的采茶人。我們采摘的標準是芽葉要成朵,大小均勻,留柄要短,輕采輕放。竹簍盛裝、竹筐貯運?!备鹇撁粜⌒囊硪淼貜牟韬t里捧出一小捧鮮葉,靠近鼻端深吸了一口。
仲春時節,中午的氣溫并不低。采茶的婦女們成群結隊從山上下到山腰,一邊擦拭著汗珠,一邊“咕咚咕咚”地補充水分。喝完水,大家撥弄翻看著茶簍內脆嫩的鮮葉。春茶的采摘要求嚴苛至極:只取新生出的一芽一葉和一芽二葉,芽頭在2—3厘米。芽質鮮嫩,口感才會更醇厚。
采茶工人在茶樹間穿梭
葛聯敏介紹,今年氣溫偏低加之凍雨影響,導致白茶采摘時間較往年推遲了一周左右,3月底到4月初才全面開采。生長期的拉長使茶芽吸收到的營養成分更為充足,所以今年白茶的品質高于往年,采摘期大約20天。趁著好天氣,茶場組織采茶工搶抓農時,搶摘品質較好的茶葉,力爭取得好的收成。
補充完水分,半山腰的采茶工人繼續下山,將鮮葉送到茶場,茶場主安排了簡單的午飯。這時,山腳的茶場里熱鬧不已,工人們分為兩隊交付采摘成果?!鞍呈致惶煺涣藘山?,不過俺采的都是芽尖,最符合標準?!卑不諒V德的一位采茶阿姨樂呵呵地“炫耀”著。一名排在前頭的工人采的鮮葉質量不過關,讓正在上秤的茶場工作人員皺了皺眉頭:“一定要改進,不然嚴重影響茶葉品質。”
制茶工藝極為復雜
在天目湖鎮桂林村的茶場庫房,剛剛采下來的鮮葉鋪滿了茶架,下面墊著一層柔軟的白布,鮮葉散發出陣陣清新的茶香,沁人心脾。
茶農樊球生流轉了天目湖鎮桂林村200畝荒山種植白茶。說起茶來,這個退休老教師頭頭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