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縣是全國重點產茶縣和中國茶業百強縣,境內12個鄉(鎮)均種植茶葉,普遍推廣種植的國家級、省級公認的地方茶葉良種共有13個品種;古老的野生古茶樹和栽培型古茶樹資源遍布縣內各個茶區。2021年,全縣茶園面積達25.3206萬畝,采摘茶園239115畝,茶葉總產量25008噸,實現農業產值90087.5萬元。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重要講話精神,2021年來,甕安縣以黨史學習教育和“牢記殷切囑托、忠誠干凈擔當、喜迎建黨百年”專題教育為契機,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始終按照省委圍繞“四新”主攻“四化”總體要求和州委“六大產業”定位,按照縣委縣政府“133”產業布局,
2021年,我縣對茶產業加大資金和基礎設施投入,成功培育茶葉新品種、確定和發布區域公用品牌、新發展有機認證示范基地1千多畝,并連續三屆獲得“全國茶業百強縣”殊榮。
1月11日至13日,云南省法學會會長張太原深入臨滄市雙江自治縣、鳳慶縣、臨翔區,就古茶樹立法保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基層法學會建設等工作開展調研。
要大力實施六堡茶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從茶苗、茶園、茶企、茶師、茶市、茶城六大關鍵環節著手,系統推進六堡茶產業做大做強。力爭六堡茶綜合產值占據廣西茶產業的“半壁江山”。
2021年,平利縣堅持茶飲產業發展率先突破發展不動搖,一張藍圖繪到底的堅定決心,一任接著一任干,實行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借勢而上推動富硒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全面實現了“人均1畝園,戶均1萬元”目標,茶飲產業成為富民強縣、鄉村振興的首位產業,茶產業成果豐碩亮點頻閃異彩紛呈。
近日,中國茶葉流通協會與信陽市浉河區人民政府就浉河區茶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的編制工作召開了線上座談會。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會長、全國茶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王慶,信陽市浉河區人民政府區長趙軍華,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副會長姚靜波,信陽市浉河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洪有強,以及中茶協和浉河區相關部門負責人出席會議。
茶之路是繼絲綢之路、陶瓷之路以后又一條影響整個人類生活方式、經濟活動的橫貫東西的重要航道。飲茶之風曾經給東西方人們帶來許多高雅情趣,豐富了人類的社交生活。
絲綢之路、陶瓷之路和茶之路,代表著中西經濟文化交流的三個時期。作為一種完備的文化形態,中國茶傳到歐洲比較晚,據中外研究者考證,大約要晚到16世紀末17世紀初,中國茶才在歐洲受到重視。
2011年,湖南省茶業協會提出:十年打造千億茶產業。這是湖南省單一農產品,首次提出千億產業的目標。山上的一片小葉子,要做成千億產業,當時有不同的聲音,認為這是在“吹泡泡”“畫大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