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是云南省特有的少數民族之一,墨江哈尼族自治縣位于云南省普洱市境內,是我國唯一的哈尼族自治縣,也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當地山區半山區占99。8%,是典型的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種茶歷史悠久,全縣共種植茶葉23。05萬畝,剛剛摘掉貧困帽子的墨江縣,把茶產業作為鞏固脫貧成果的支柱產業。
距離墨江縣城50公里的壩利村是一個典型的山高坡陡、交通不便的哈尼村寨,但群山阻擋不住哈尼族群眾致富的渴望和把舊貌換新顏的激情。按照“扶龍頭、建基地、抓大戶、帶農戶”的思路,國家稅務總局普洱市稅務局駐村工作隊幫忙籌措資金20萬元,投入壩浦吉利茶葉初制所和黃鱔寨茶葉初制所兩間茶葉初制所建設,通過簽訂收購合同,打消了當地茶農“好茶賣不上好價”的后顧之憂。
這兩天剛收到鮮葉的黃鱔寨茶葉初制所,正忙著殺青。45歲的楊文興家里有茶葉4畝,2019年通過賣鮮葉給初制所增加收入1。1萬元,今年他將這筆收入投入了茶葉口感提質增效上。
“以前采了鮮葉只能自己炒點吃,現在全都能賣給初制所,駐村干部還組織技術培訓,幫助我們提高產量。在村里收入多了,環境好了,日子更好過了。”楊文興說。
壩利村共有茶葉2400畝,兩間茶葉初制所幫助了包括周邊村寨的500多名貧困群眾脫貧,117戶貧困戶實現了年均增收1000元以上。茶葉銷往昆明、昭通、甘肅、浙江等地,未來還將不斷擴大規模,拓寬銷路。
“我們把資金投入到茶葉初制所建設,每年3000元作為保底分紅收入,返還給村委會,用于農戶的種植、養殖技術培訓。”駐村稅務干部侯驕陽介紹。
扶貧資金用在了農戶“造血”上,村民種茶技術高了,茶葉口感提升了,賣價自然就漲上去了,日子也越過越好了,讓貧困群眾都能享受到發展的紅利。
目前,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墨江縣扶貧開發整鄉推進項目全面啟動,積極實施產業發展、基礎建設、安居工程、素質提高、社會事業、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六大工程”,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與全國一道邁入小康社會,確保“一個少數民族也不能少”。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