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自云南省普洱市人民銀行掛包普洱市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文怕村以來,立足村情實際,充分調研分析,多措并舉開展消費扶貧行動,精準施策擴大農特產品銷售渠道,推動文怕村農特產品走出大山,促進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據不完全統計,現已助力文怕農特產品累計銷售金額達110多萬元,消費扶貧效果明顯,成效顯著。
多措并舉開展消費扶貧夯實基礎,注入消費扶貧新動能
掛包單位積極協調籌集資金100余萬元,建成全省首家集普惠金融服務、農特產品銷售、便民初心驛站為一體的農特產品服務中心。在中心區域放置專門展銷柜,定制專門包裝盒,指定專人引導和推廣產品,按照需求及時組織和銷售產品。同時根據產品銷售需要,幫助購買愛心秤、真空包裝機等設備,為消費扶貧提供基礎保障,注入強大動力。
搭建平臺,探索消費扶貧新途徑
為有效拓展農特產品銷售渠道,讓消費扶貧“多點開花”,文怕駐村工作隊率先搭建“走進文怕”微信公眾平臺,撰寫宣傳文章,通過平臺向社會廣泛宣傳文怕、推廣文怕,擴大文怕茶葉、蜂蜜、香蒜等農特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讓文怕綠色生態的農特產品插上互聯網的翅膀。在平臺推廣的基礎上,積極建立開心茶場、個性化制茶等交易模式;創建“文怕農特產品淘寶店”;利用單位職工進村開展扶貧工作之機,開展幫購代購活動;單位駐村扶貧工作隊員通過車帶或物流等方式,將農特產品送到職工手中等,不斷拓展了農特產品銷售渠道。幾年來,通過各類平臺和模式,累計出售各類農特產品50余萬元。
積極宣傳,擴大消費扶貧新群體
為提升文怕農特產品的對外知名度,著力擴大不同消費群體,省市人民銀行積極發放倡議書,號召廣大干部職工采取“以購代捐”“以買代幫”等方式,結合生活需求和節日消費,采購扶貧掛鉤點和結對幫扶貧困戶的農產品。幾年來,單位及職工已累計購買農特產品80余萬元,并通過同事、朋友、家屬等廣為宣傳,帶動購買農特產品30余萬元。同時,充分利用各種展銷會和政府組織的直播帶貨機會,攜帶農特產品前往參展和直播宣傳。通過多方位廣泛宣傳,文怕農特產品的消費群體不斷增多,產品銷量不斷增加。
落實政策,完善消費扶貧新機制
省市人民銀行制定了《普洱中支掛包扶貧成果鞏固提升工作聯動機制工作方案》,落實相關工作責任。形成了單位+村委(駐村工作隊)+中心+農戶的一體銷售模式,通過單位統一訂購,駐村工作隊員溝通對接,文怕農特產品服務中心采購,批量發單的形式,推動消費扶貧行動不斷走向常態化。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省市人民銀行已向文怕村采購農特產品26批次,累計金額達31.83萬元。
整合資源,培育消費扶貧新品牌
為了讓文怕農特產品銷售從“小、散、亂”的“游擊隊”模式逐漸向集中統一的“正規軍”模式過度,培育長期穩定的產品銷售機制,推動建立綠色生態的產品品牌。省市人民銀行立足文怕村豐富的古茶樹資源,推動村里的產茶大戶聯合建立文河茶業合作社,打造茶葉品牌,加強對外宣傳,集中對外銷售,不斷擴大文怕生態茶的銷售量和知名度。目前,文怕茶葉“秘境·韻”產品已成功上架鎮沅直播帶貨平臺,并在今年建黨節開展了網絡直播宣傳,產品品牌效應將進一步凸顯。
來源:云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