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三伏,品茗暢談。7月30日,貴陽孔學堂“溪山書會”第十三期邀請到貴陽天羽茶齋館主、國家高級評茶師古昶,貴陽市農業農村局茶辦高級農藝師、國家一級茶藝技師龔雪與貴陽市政協文化文史與學習委員會的委員們,現場共品茶香,暢聊貴州茶和茶文化的歷史源流。
孔學堂“溪山書會”第十三期現場
茶的歷史源遠流長,茶文化也由來已久。中國是世界茶的故鄉,《茶經》有云“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茶已深深融入中國人的生活,成為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
“茶最初是作為藥用進入百姓生活,先秦時期起,茶樹的栽培、茶葉加工的技藝逐漸盛行。”書會開始,龔雪從為什么喝茶、喝茶有什么好處、茶工藝的歷史演變、不同時期文人與茶的關系等方面,介紹了中國茶文化的歷史發展脈絡,以及黔茶的變化歷程。
貴陽市農業農村局茶辦高級農藝師、國家一級茶藝技師龔雪
“《茶經》中記載‘黔中生思州、播州、費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極佳。’”龔雪表示,茶的最早起源地之一就是四五千年的云貴高原,這片土地因其特殊的地理環境,所產茶葉具有獨特的優勢,是這些年來黔茶迅速發展的原因之一。
貴陽天羽茶齋館主、國家高級評茶師古昶
“綠茶鮮、紅茶醇,不同的泡數還能呈現出不同的滋味和香氣。”書會現場,古昶團隊的兩位茶藝師現場沖泡了不同品種的貴州綠茶與紅茶,在古昶的講解下,現場嘉賓一起細品茶香,聆聽與喝茶有關的知識點和逸聞趣事。
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黨委委員、副主任周之江
“喝茶當于瓦屋紙窗之下,清泉綠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飲,得半日之閑,可抵十年的塵夢。”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黨委委員、副主任周之江通過作家周作人《喝茶》一文里的句子,表達了自己對喝茶的體會。
交流環節,書友們就各地方不同茶的特質、沖泡方法,與傳統文化的關系等問題,進行了溝通交流,提升對茶及茶文化的認識。此外,主辦方還向書友們贈送了《中國茶文化漫談》與《五百年來王陽明》兩本書籍。
貴陽市政協副主席、民進貴陽市委主委杜正軍
“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值得深入了解和學習。”書會最后,貴陽市政協副主席、民進貴陽市委主委杜正軍表示,如今文化自信越來越成為人們的共識,多讀書、善讀書已然成為全社會的需要。
茶藝師現場沖泡綠茶
據了解,孔學堂“溪山書會”系列活動自2019年啟動以來,一年多的時間里已經舉辦了12場,期間還開展了“溪山書會”系列線上活動。活動以書會友、呼朋引類,得到了眾多熱心書友的支持,與書友一起共品書香,共建書香社會。
來源:多彩貴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