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銷售扶貧茶,雙江縣實現了銷售收入3400萬元,占全市銷售收入1.74億元的20%,提取扶貧慈善資金340萬元,用提取的扶貧資金扶持貧困群眾發展茶葉產業;
全縣752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中有5200戶近20000人種植茶葉26000多畝,人均1.3畝,茶產業人均收入3400元,占全縣貧困人口人均收入9702元的35%,茶葉產業成為貧困群眾持續增收的支柱產業。
云南省臨滄市被譽為“云茶之鄉”,為拓寬茶葉銷路,提升茶農收入,2017年,臨滄市啟動“10·17牽手號”扶貧臨滄茶制作推廣工作。7月29日,在云南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臨滄市專場現場,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委書記黃光富講述了在茶產業扶貧中,雙江縣作為重點產茶縣,如何依托“10·17牽手號”扶貧臨滄茶品牌帶動群眾增收的故事。
黃光富介紹,雙江是全國唯一的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是全國茶產業百強縣,全省茶產業十強縣,目前有優質茶園25萬畝,茶農13萬人,茶產業綜合產值52億元,茶農人均茶葉收入6000元,占全縣農民人均收入11925元的50.3%,茶產業是雙江自治縣傳統支柱產業。
在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中,臨滄市委、市政府創出“10·17牽手號”扶貧臨滄茶品牌,這是臨滄市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重要指示的創新實踐,也是臨滄把茶產業優勢結合公益扶貧、消費扶貧,助推脫貧攻堅的創新舉措。
在扶貧茶的制作方面,雙江縣采取“公司+合作社+貧困戶茶農”的方式,由合作社按企業要求組織貧困戶茶農按標準生產,企業向合作社統一收購。從2242戶貧困群眾中收購茶葉原料180噸,貧困戶茶農人均純收入達1370元。
銷售方面,全縣舉辦雙江“10·17牽手號”扶貧茶啟動儀式、發布義賣倡議書、動員干部職工及社會各界獻愛心認購茶餅;在東方航空公司“東航e家”“東航優選”“東航幸福超市”等平臺設立扶貧專區幫助促銷;依托縣、鄉(鎮)、村三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推進電商銷售。通過這種方式,一方面調動社會力量參加扶貧,另一方面群眾在電商銷售中增加了收入。
全縣制作了價格分別為66元、166元、266元、366元、466元/餅的5款產品,按銷售價格提取10%的扶貧慈善資金,用這種方式激發了企業的積極性。全縣聚集各方力量,發動企業加工扶貧茶,發動部門、干部職工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購買扶貧茶,要求合作社統一收購農戶的茶,通過這種方式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主幫、社會主動、群眾主體的大扶貧格局。
通過銷售扶貧茶,全縣實現了銷售收入3400萬元,占全市銷售收入1.74億元的20%,提取扶貧慈善資金340萬元,用提取的扶貧資金扶持貧困群眾發展茶葉產業,全縣752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中有5200戶近20000人種植茶葉26000多畝,人均1.3畝,茶產業人均收入3400元,占全縣貧困人口人均收入9702元的35%,茶葉產業成為貧困群眾持續增收的支柱產業。
依托“10·17牽手號”助推脫貧攻堅,2018年雙江實現了高質量脫貧,脫貧攻堅成果得到了持續鞏固。
來源:云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