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網浙江站訊:為提升茶葉品質,泉州一些茶農使用從臺灣引進的特殊肥料,給老茶園的土壤補充微量元素,供茶樹吸收。
這種微量元素是指土壤和植物中含量很低的營養元素。微量元素在農作物體內含量雖少,但具有很強的專一性,是農作物生長發育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要素。因此,當農作物缺乏任何一種微量元素時,生長發育就受到抑制,導致減產和品質下降,嚴重的甚至絕收。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的專家阮建云介紹說,茶樹良好生長既需要大量元素等營養成分,也不能缺少一些微量元素,比如鐵、銅、鋅、錳、鉬、硼和氯等。
由于缺少保護和還原,安溪不少老茶園土壤中的礦物質微量元素日趨減少,茶樹生長受到影響較大。為改善這一情況,有關方面從去年暑茶季節開始在安溪感德展開試驗,從寶島臺灣引進一種特殊的肥料,為老茶園補充礦物質微量元素,收到良好效果。
泉州茶產業的技術創新舉措還有很多。例如,日前,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低碳城市研究中心與廈門威禹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在茶鄉安溪舉行簽字授牌儀式,正式宣布合作成立國內首家院企聯合的“碳生態技術聯合實驗室”。國家技術轉移中心上海聯盟的成員單位中國科學院上海國家技術轉移中心、上海交通大學國家技術轉移中心等則分別與廈門威禹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簽約授牌,在威禹(安溪)新能源產業示范園區合作共建“上海國家技術轉移中心聯盟安溪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
據介紹,碳生態技術聯合實驗室主要功能是調研、拓展城市碳生態技術的市場空間及產業化需求,并以此開發、轉移轉化適合商業化的碳生態技術,形成低碳技術產業的集群效應,促進低碳技術領域的科技成果產業化,并進行新能源、智能城網、資源循環利用技術、生態產業及生物醫藥等相關技術的研發和整合。
據悉,威禹(安溪)新能源產業示范園區將為企業的技術升級和產業鏈的擴展提供強有力的研發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