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網資訊:“柴米油鹽醬醋茶”,中國人的生活一直都離不開“茶”.近年來,由于市民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中高檔茶社開始紛紛入駐鎮江。工商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市個體戶注冊跟茶有關的不少,其中茶樓達103家、茶社52家、茶吧13家,而今年新注冊的就有茶樓10家、茶社6家、茶吧2家,其中不少都是全國有名的品牌加盟、連鎖店。與前幾年的茶飲場所相比,新開的茶社大多店面精致,氛圍古雅。最特別之處在于,這些茶社的最主要區域都設有茶桌,有專人傳授茶道,推廣茶文化。經營者往往都是懂茶之人,店里來的都是愛茶之客。
“茶文化”取代“炒地皮”
茶樓一直是市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許多人習慣于在閑來無事時叫上三五好友去茶樓,點上一壺茶,然后開始熱鬧地“摜蛋”“炒地皮”.在茶樓里,人們習慣于把“茶”作為一種解渴的飲料。記者在走訪了我市今年新開的幾家中高檔茶社后發現,在那里,“茶”成了真正的主角。這些新型茶社都未設供容納大批客人打牌聊天的包廂,大多以經營茶葉和茶具為主,店內的一兩套桌椅也僅供客人品茶之用。
一位老板告訴記者,他們專營普洱茶,如果有朋友要來店里喝茶聊天,都需要提前預約。“我的客人主要是一個小圈子里的朋友,大家平時就以交流茶道和玩紫砂茶具為樂。”老板說,這兩年真正熱愛茶文化的人越來越多,鎮江旗袍沙龍的成員就常組織來學習茶藝,店面雖小,但是完全不影響售茶和品茶。
“以茶代酒”引領新時尚
金山風景區附近的一茶園總經理錢羽告訴記者,他們店內茶葉的檔次齊全,價格最高的每斤達萬元,最低的只需百元,銷售情況很不錯,客人中有商務人士也有普通百姓。錢經理說,可能是受“醉駕入刑”的影響,現在有許多商務人士把談生意從“酒桌”轉移到了“茶桌”上,來他們店里品茶的不少是生意場上的客人。
記者了解到,除了借用茶社談生意,在禮品的選擇上,茶也越來越受成功人士的青睞。
王小姐是某品牌內衣的業務經理,由于工作需要她常常要在鎮江周邊的各個城市跑,為了和各地的客戶聯絡感情,她常常要準備一些禮品。王小姐的想法是,“相比其他東西,茶葉比較拿得出手,既顯得出檔次和誠意,又不會顯得俗氣,而且還有給人送健康的寓意。”不過王小姐表示,她還沒有在高檔茶社洽談過業務,以后她可能會去嘗試。
“以茶會友”吸引年輕人
茶文化是傳統文化,不僅給人心理上的享受,作為飲品也有利于我們的健康。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茶文化幽靜雅致的特征似乎與年輕人張揚的性格有些格格不入。然而記者采訪發現,許多年輕人對茶文化都充滿好奇,甚至有些還是“小茶友”.錢羽告訴記者,他們店有次就有家長領來了幾個十六七歲的孩子,他們對茶藝師表演的茶道和茶文化興趣甚濃。家長說,從小培養孩子對茶文化的興趣,這也是給孩子上的一堂素質教育課。“碧瑞芙”還不定期的在雙休日開設免費的茶藝課,指導市民如何選茶、品茶。
記者采訪了一些“80后”,其中有許多人表示對茶文化很感興趣。小劉是今年的應屆畢業生,現在一家房地產公司做文案工作。他告訴記者,以前不怎么接觸茶,但是現在上了班,對茶有了新的認識。“上了班開始追求生活質量,和朋友一起喝茶,一起品茶,我就覺得特別享受。而且我可以用茶和長輩交朋友,對人際關系很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