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網安溪站訊:安溪劍斗鎮,曾是安溪縣兩大工業重鎮之一,尤其是水泥業占到安溪縣水泥產量的一半。2000年以來,劍斗鎮借助國家政策調整的機會,取締水泥企業,引導傳統企業轉型轉產,茶產業成了重要出路。據悉,2010年,劍斗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9500元,比增10.3%,茶葉為農民帶來的增收額占到農民增收額的70%以上,該鎮不少村落,農戶年收入10多萬元的比比皆是。如今,重新展現新姿的劍斗鎮,已經開始邁向品牌化之路,成為安溪茶產業的又一張亮麗名片。
劍斗鎮地處晉江西溪上游,亞熱帶季風區,氣候溫和,年均氣溫20攝氏度,無霜期325天,年均降雨量為1700毫米,鐵觀音生長的條件得天獨厚。
“曾經在茶客中流行這樣一個說法,‘沒有買到由義的茶葉就等于沒買到安溪好茶’”。劍斗鎮黨委書記楊龍文告訴記者,由義就是劍斗鎮的重要產茶片區之一,在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劍斗的茶葉曾相當輝煌。只是,1993年以后,隨著劍斗工業的發展,茶葉受重視的程度降低。2000年以來,隨著水泥企業被取締,劍斗茶產業重新煥發新姿。
據劍斗鎮鎮長黃漢陽介紹,如今,劍斗鎮茶園面積25000畝,有一半以上是生態化的優質茶園,全鎮有14個村、2個場,90%以上的人口從事茶產業的種植、加工和銷售。2010年,劍斗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9500元,比增10.3%,茶葉為農民帶來的增收額占到農民增收額的70%以上。
除了生態優勢,劍斗鎮的地理位置也極具優勢。毗鄰具有“中國茶葉第一鎮”之稱的感德鎮,以及重要產茶區白瀨鄉等安溪重要產茶鄉鎮,為劍斗鎮的茶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鑒。同時,作為內安溪的交通樞紐,該鎮東經縣城達泉州、廈門,西經感德達漳平市,北經永春橫口鄉達大田、漳平等地,是連接沿海、內陸的重要通道之一。2013年,隨著莆永高速泉州段的開通,這里的交通將更加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