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網資訊:年初,蕭江鎮桃源小番茄基地列入市級農業標準化推廣示范項目培育名單后,按照標準,基地添置了設備,建立了相應的質量管理措施、生產檔案和責任制度。幾個月過去了,小番茄畝產平均增加了1000多公斤,而且品質好,在本地市場供不應求,基地增加了不少收入。
近年來,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等日益受到老百姓青睞,農業標準化建設正在蓬勃興起。近年來,縣農業、質監等職能部門密切協作,通過多種形式開展農業標準化示范工作,制定修訂縣級農業標準,并派出技術人員對農戶進行培訓,扶持標準示范基地建設,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力度,進一步推動農業標準化建設,有力增強了平陽縣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增加了農民收入,促進了農業增效和農村經濟健康、穩定、持續發展。
標準化是助推增收的“致富經”
“去年,我家增收2萬元。”農民林成義說,農業標準化成為他們增收的“致富經”,不但提高了農產品的單產和總產量,還增加了農民收入。
除了小番茄外,還有早香茶、馬蹄筍、南麂大黃魚、蛋鴿等具有平陽特色的農產品均實施了標準化示范項目建設。據介紹,農業標準化是通過把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成熟的經驗組裝成農業標準,推廣應用到農業生產和經營活動中,即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從而達到高產、優質、高效的目的,取得經濟、社會和生態的最佳效果。通過標準化生產,把農業產前、產中、產后各個環節納入標準生產和標準管理的軌道,做到生產有標準、標準有示范、示范有載體、載體有獎勵、市場有監測,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今年上半年,平陽縣培育和實施省級農業標準化項目各1個,培育市級農業標準化項目3個,涉及蛋鴿、中藥材、果蔬面積達4000畝;同時開展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食品認證工作,新增無公害農產品2個。目前,平陽縣共有18個農業標準化示范項目,34種無公害農產品,在全市名列前茅。
標準化是培育品牌的“催化劑”
農業標準化使平陽縣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打造了一批名牌農產品。據統計,目前平陽縣有無公害農產品34個,浙江名牌5個,浙江名牌農產品2個,溫州名牌6個,平陽名牌11個。
品牌的基礎是質量,平陽縣以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行業協會、農業生產基地為主體,采用統一標準,制定和實施農業產前、產中、產后各個環節的技術要求和操作規范,確保了農產品品質的穩定、優質和安全,為品牌建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目前,平陽縣早香茶、蛋鴿、馬蹄筍、楊梅、大黃魚等紛紛創建自己的品牌。如縣茶葉產業協會收購“早香”商標,整合品牌,并請名人題詞,同時參加各類茶葉品牌宣傳活動,通過冠名“平陽早香茶”第九屆溫州早茶節等茶事活動,進一步提高平陽早香茶在省內外知名度。根據2011年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報告,平陽早香茶品牌價值已達2.24億元,較2010年該品牌價值1.10億增加1.14億元。
標準化是產業升級的“加速器”
農業標準化還推動了產業升級。通過農業標準化推廣示范項目建設,有力帶動了周邊農戶實行無公害、標準化生產。
去年底,平陽縣早香茶標準化栽培推廣示范項目通過了驗收,推廣早香茶標準化栽培面積20530畝。通過項目實施,廣大茶農的標準化生產意識增強了,茶園管理水平不斷提升,保障了茶葉質量的穩定和安全衛生,有力提升茶葉市場競爭力,提高了茶葉企業和廣大農戶實行標準化生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產茶效益大大提高了。
在標準推廣的過程中,早香茶采用“協會+農技推廣機構+示范基地+農戶”模式。縣茶葉協會秘書長謝前途介紹,茶葉產業協會負責平陽早香茶品牌管理和使用,只允許按標準生產的企業使用“平陽早香茶”這一品牌;縣農技推廣機構協助開展技術培訓和標準推廣工作,示范基地與農戶簽訂農業訂單,發揮示范和帶動作用,農戶按標生產,取得了良好的推廣效果。今年春平陽縣早香茶增產180噸,增加產值4320萬元,社會、經濟效益明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