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前春茶貴如金。每年清明前后,新茶上市總會吸引大量茶友品茗收藏,各大茶葉鋪也迎來了一年一度的銷售旺季。重慶晨報記者走訪市場發現,今年的春茶市場基本平穩,價格沒有太大波動。
不過,記者也發現,人們在一味追求春茶的好顏色與好口感時,卻將陳茶遺忘了。我們在品嘗春茶的同時,卻沒有看到本應打折的陳茶。陳茶和新茶如何區別?品茶時,也許我們也要思考一下這些問題。
本期市場晴雨表,我們一同關注這一時段的消費熱點——春茶。
春茶上市價格企穩
最近,茶葉鋪都打出了2015春茶上市的牌子,而平日里看上去略顯冷清的店鋪里,不時有顧客走進去,捧上一把茶葉,湊到鼻前聞一聞,有些老茶客還會用指尖掐上幾片茶葉嘗嘗。
新茶上市,價格一般較陳茶高,今年也不例外。記者走訪市場發現,今年的新茶中,普通綠茶價格大約與去年同期相當,一些名茶,諸如龍井、瓜片和碧螺春等綠茶價格則有明顯上浮,但漲幅趨緩。
目前本地綠茶價格一般每斤100元~700元不等,一些高品質的茶則能達到千元以上,比如一款本地知名品牌50克裝的綠茶,售價達到350元,每斤高達3500元。而今年的明前龍井,每斤的售價普遍在600元以上。
市茶葉商會統計顯示,今年春茶上市時間較早,本地甚至在臘月廿七就開始采春茶了,價格則與往年持平。一些名茶的價格有所上漲,普遍漲幅在20%左右,但與其他大眾茶葉共同計算,春茶市場價格則較平穩。
100~500元的茶葉最好賣
對于喝茶的人來說,春茶絕對是好東西,那么重慶人最喜歡喝的茶葉又是哪些?
“一般來說,春茶指的是綠茶,普洱這些新茶并不一定好喝。”南橋寺茶葉市場一位茶莊老板說,重慶人比較喜歡綠茶和普洱茶,消費量近年來提升明顯,其中綠茶依然占比相對較大。
從價格上看,每斤100~500元的茶葉更受追捧,“價格太高肯定乏人問津,價格太便宜的,普遍認為質量不夠好。”在茶葉市場里,這已經成為共識。
“如果是老茶友,在這個時候一般會選幾種不同的茶回去,一種買二三兩,基本上喝完也要兩個月。”記者統計發現,綠茶中諸如本地較有名的永川秀芽和巴南銀針,以及萬盛、綦江、萬州等地的茶葉以外,外地諸如猴魁、六安瓜片和西湖龍井等都比較受歡迎。
對于紅茶,重慶市民消費量則較小,祁紅、滇紅等的銷量明顯不如綠茶好,福建的一些紅茶銷量則要好一些,鐵觀音等茶品相對來說更為暢銷。
陳茶到哪里去了?
盡管店鋪前都掛出了新茶上市的招牌,記者走訪市場時卻沒有發現有陳茶打折的信息。業內人士介紹,由于陳茶氧化后,口味肯定明顯不如新茶,明前采摘的春茶由于還沒有經過殺蟲劑等的侵蝕,從外觀和口感上都會好于陳茶。所以在以往春茶上市時,陳茶打折則是慣例。
那么今年的陳茶哪里去了呢?為什么沒有打折的陳茶出現?“新茶夾著陳茶賣,自然是暴利。”家住渝中區棗子嵐埡的徐老先生是多年的茶友。他認為,新茶上市不見打折的陳茶,很有可能是不良商家為牟取暴利,非法經營。他說,很早以前就聽說過這些事,但卻沒親眼見到過。
大石壩的一家品牌茶葉代理商也表示,不排除有同行這樣做,“如果同一品類同一等級的茶葉價差太大,就要小心了。”他做了計算,按照春茶上市漲價10%,陳茶應該打7折計算,一進一出,茶商至少可以多賺兩成。
專家:陳茶新茶界限越來越模糊
不過,西南大學食品科學學院副教授、市茶業商會會長司輝清則否定了以上說法。他說,現在市場上如果商家新茶陳茶混著賣,純粹是砸自己招牌,這樣做的肯定是極少數的,“不如分開賣,可能還好點”。
他解釋說,之所以不會存在這一現象,是因為隨著保鮮冷藏技術的進步,現在陳茶無論從外觀還是口感上,都能保持很長時間,“可以這樣說,如果有好的技術,保存得好,許多茶葉可以保存兩年。”
“實際上,冷藏技術和包裝、保鮮技術的發展,讓陳茶和春茶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了。”他說,如果分開泡新茶和陳茶,無論從葉底還是湯色,甚至入口的口感,都少有人能夠區別,甚至資深專家也很難分辨出來,“當然如果兩杯茶放在一起,還是有差距。”
司輝清說,既然各方面區別不開,那么商家混著賣新茶陳茶,也就沒有必要了。所以這也可能是陳茶沒有打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