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江西省茶葉協會主持的“2014年江西茶產業發展報告”順利出爐。
在這份報告中,江西省茶葉協會指出:江西茶葉在2014年度茶葉生產首次出現產量、產值雙增的好勢頭。全省茶園面積125.8萬畝,比上年增15.5%,其中采摘面積90.4萬畝,比上年增15%,無性茶茶園78.7萬畝,比上年增20.2%,無公害茶園83.4萬畝,比上年增14.6%,有機茶面積30.9萬畝,比上年增20.1%;干毛茶總產量4.7萬噸,比上年增9.6%;名優茶總產量1.21萬噸,比上年增7.7%,總產值65億,比上年增20%,來自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數據顯示,去年我省茶葉出口6139萬美元,比上年增長7.9%,年均增長速度超過40%,其中浮梁紅茶更為搶眼,出口增速接近100%,有機茶以80%的市場占有率穩居歐盟市場首位。同時,報告中也提出了2015年度及今后江西省茶產業發展目標,即:2015年全省茶園面積達到150萬畝,茶葉總產量8萬噸,總產值突破80億,至2020年茶園面積達到200萬畝,總產量達到15萬噸的目標。
2014年入春以來,江西省氣候主要以晴暖干旱天氣為主,部分早熟茶葉出現萌發嫩芽,春茶開采時間約在3月上中旬自南向北全面展開。春茶長勢喜人,產量穩中有升,比去年增產5-8%左右,質量有所提高,浮梁縣3月18-25日全面開采,產量略有增長,逼近6000噸,其中名優茶1000噸,遂川狗牯腦3月15日全面開采上市,產量達5000噸,超過去年,銅鼓是個老茶區,現有茶園8.59萬畝,春茶長勢良好,總產為3300噸,可創產值3億元;永豐、資溪縣白茶受前期多雨天氣影響,茶葉生長緩慢,單產減少,但總量增加約5-10%。
由于采摘人工成本的上升,直接影響春茶價格的波動,導致高檔名優茶產量銷量逐步減少。如婺源縣高檔名優茶價格維持在1500-2000元/斤之間,中檔名優茶產量、銷量有所上升,價格在300-500元/斤之間,低檔茶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價格約在100-300元/斤之間,上猶縣劍綠類干毛茶800元/公斤左右,毛尖類460元/公斤左右。預計大宗茶價格比去年上升8-10%。由于春茶產銷形勢嚴峻,市場總體趨勢是:既不會大起大落,也不會淡旺明顯。
2014年江西省組織名茶企業參加了北京國際茶業展覽會,上海茶博會、深圳茶博會、廈門國際茶業博覽會、湖北赤壁的第二屆中國有機農產品展銷會、中國青(米)磚茶交易會,第五屆中國安溪國際茶博會。力推贛茶品牌,唱響京城、長三角、珠三角,實現產銷對接。浮梁縣茶葉局在江蘇常熟組織百余家茶葉經銷商參加了產品推介會,參加推介會的14家浮梁茶企、合作社、經紀人共達成意向,簽訂銷售協議11份,累計銷售茶葉27000余斤,價值達520萬元。寧紅集團有限公司在濟南舉行國茶寧紅品牌推介會,其中有30多家客商與寧紅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更有鉛山河紅亮相俄羅斯,再現了河口重鎮出口紅茶的昔日輝煌,展現了江西茶業為復興萬里茶道、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實際行動。
茶企跳出省門,走向全國參加南北展銷會,是實施贛茶走出去戰略,提升影響力和競爭力的一次成功嘗試,展會是展示、推介、宣傳企業和產品的窗口,也是推銷產品、了解信息、結識客戶、拓展市場的交易平臺,不圖形式,只求實效是江西省組織會展求真務實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