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王秋霞)日前,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記住鄉愁》拍攝組編導王曉宇走進西坪鎮南巖村,了解南巖村人文歷史,感受茶鄉豐厚文化底蘊。
“南巖村從全國2000多個參選的文化名村中脫穎而出,是因為這里獨具魅力的茶文化、閩南古大厝和自強不息的精神,都承載著游子們的‘鄉愁’。”王曉宇到鐵觀音“王說”和“魏說”發源地、月寨、八馬茶業公司等現場進行走訪,她說此次攝制組將以愛拼才會贏的閩南精神為主題線索,對村里的“茶王賽”、“祭祖活動”等進行集中提煉拍攝,把古村歷史、文化傳承、風情民俗、山水風光等內容收入鏡頭。
《記住鄉愁》欄目由中宣部、住建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部門組織實施,通過對全國各地百余個古村的拍攝,展現傳統村落的風貌,再現古村落的民俗風情,是一部以看得見的傳統村落為載體,以生活化的故事為依托,以鄉愁為情感基礎,以優秀的傳統文化為核心的大型紀錄片。
地處國家級閩南文化生態保護核心區、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核心保護區范圍內的南巖村,在當地又被稱為“祖厝堀”,曾是古代海上茶路的起點,早在唐宋時期,這里的茶葉就已遠銷海外,茶葉貿易遍及世界各地。世居于此的王氏家族代代事茶,佇立起福星居、梅嘉居、泰山樓、日昇居、盤樂樓、聚斯樓、映寶樓等一幢幢與茶息息相關的閩南大厝。這十余處古大厝群,對應著近現代中國二十余個老茶號,如泰山樓的梅記、日昇居的堯陽、盤樂樓的瑞珍等。每座老房子都有著一個不同尋常的茶故事,每個茶故事里卻又都蘊含著一個相同的特性——閩南人自強不息的精神品格,由閩南而全國各地,及至臺灣、香港、澳門、越南、新加坡、東南亞等世界各地,代代傳承,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