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今年上半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符合年度預期目標。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國內外環境錯綜復雜之時,當前中國經濟的7%是具有含金量的發展速度。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進一步落地見效,下半年我國經濟增速有望繼續保持平穩。
今年上半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和美國同期1.5%、日本同期2.4%的經濟增速相比,我國經濟增速既保持在合理區間,又在主要經濟體中表現出色。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從主要指標看,宏觀經濟運行總體是穩的。與世界主要經濟體相比,增速應該是走在前列的。
我國上半年7%的增速,是在經濟總量超過10萬億美元的基礎上實現。上半年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引擎中,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同比提高了5.7個百分點。特別是網絡零售額增長了37%。同時,信息消費、新能源汽車、文化領域等也都表現不俗。浙江省建德市富春江鎮鎮長沈國紅說,網購不僅方便了村民,還讓山貨進了城。
沈國紅:在村級平臺上,我們既能把我們當地的農產品賣出去,茶葉、土蜂蜜...。.同時又能通過這個平臺把網上的產品買進來。
消費的基礎是收入。今年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6%,再次跑贏GDP。其中,農村居民收入的增速超過城鎮居民收入的增速。
山東淄博市獼猴桃種植戶張傳喜笑容滿面的告訴記者。
張傳喜:一畝收入兩萬多塊錢,這個收入對咱農民來說就很可以了。
和收入相關的另一個指標是就業。穩就業,保民生。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表示,上半年全國就業情況好于預期。
盛來運: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718萬人, 完成全年目標的71.8%。
此外,上半年我國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49.5%,繼續高于第二產業。進入8月后,全國用電量明顯回升,鐵路煤炭、鋼鐵、石油等大宗貨物日均裝車基本穩定,受到經濟下行影響較大的財政收入,也在年中出現好轉。財政收支矛盾在可控范圍內:在錯綜復雜的環境下,中國經濟的巨輪如何繼續“行穩致遠”?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說,下半年將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在區間調控基礎上加大定向調控力度,及時進行預調微調,要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徐紹史:預計全年經濟增長、就業、糧食產量、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城鄉居民收入、保障房建設等指標有望較好完成。(記者 張棉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