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汝城縣暖水鎮白溝村茶葉種植基地,隨處可見正在整地、補植、改造的茶農。“再過幾年,這片茶葉基地就是我們的致富園,那生活想著就美。”貧困戶茶農望著自己的茶葉基地滿臉憧憬。
以綠色茶業為重點
2015年,汝城縣提出因地制宜,精準推進產業扶貧,明確產業扶貧方向。堅持把大健康產業作為優先發展產業,以綠色茶業為重點。暖水鎮黨委書記朱世平告訴記者,該鎮創新實施了精準扶貧與發展茶產業相結合試點工作,發動全鎮貧困戶按照政府出臺鼓勵貧困戶種植茶葉的政策和辦法、企業無償援助種植技術和收購保護、貧困戶自愿連片擴大種植規模的辦法,按照一個貧困人口保證一畝茶葉種植面積的最低標準發動農戶種植茶葉。
暖水鎮東村村杜家組的村民杜開德有一兒一女,幾十年都靠手上的幾畝地來維持生計,2015年他趁著鎮政府提供的補貼政策,將手里的大半土地都改造成了茶園。希望能改變家庭幾十年貧窮的面貌。杜開德說,現在種植茶葉,種苗和肥料都是政府提供,鎮上的干部和茶葉公司的技術人員會上門講解種茶技術,以前都是種田吃糧,不敢種茶,現在有政策保障,才敢這么做。
制定三年扶持辦法
據記者了解,2015年暖水鎮成立了全鎮精準扶貧與發展茶產業相結合領導小組,制定了三年扶持辦法,在三年扶持期間,對全鎮10個行政村的貧困戶,按照精準扶貧戶扶持資金不少于2000元的標準分年度考核兌現到位,對縣級三個貧困村貧困戶種植茶葉產業扶持資金總額另增加1000元,分三年補助到位。松溪茶葉公司總經理王關標告訴記者,松溪茶葉開發有限公司與村級專業合作社簽訂協議,對貧困戶種植的茶青,在同年同期市場價的基礎上提高5%予以收購,將確保貧困戶產業收入穩定增長。
目前,試點的東村、白溝兩村已有幾百戶貧困戶新增茶葉種植面積680畝。該鎮還將盡快將此項工作在全鎮10個村2610個貧困人口中全面鋪開,力爭扶持發展貧困戶種植茶園2000畝以上,畝平均收入達7000元,構建茶葉產業與脫貧致富相結合的持續增收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