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各大茶廠爭炒頭鍋“雨花茶”的旺季。記者了解到,由于工作苦、難度大,很多年輕人不愿意當炒茶工,雨花茶制作工藝面臨失傳的危險。昨天上午,中山陵茶廠特意舉辦了拜師儀式,年輕的制茶師們,向雨花茶第二代傳承人正式拜師學藝。
“百草讓為靈,功先百草成……曾尋修事法,妙盡陸先生。”昨天上午,在南京農業大學首屆茶學本科班學生朗朗的《茶詩》誦讀聲中,3名中山陵茶廠的年輕制茶師,向雨花茶的第二代傳承人,82歲高齡的黎志遐老師傅行拜師禮。
據介紹,中山陵是雨花茶的創始和發源地,南京歷史上的第一鍋雨花茶就產自中山陵。 “制作雨花茶非常有講究,采摘鮮葉時不能用指甲掐,而是要用手指捻,還不能在手心里捂得太久,不然會變色;手工揉捻時,非常講究手上的力道,要‘先輕再重最后輕’;高溫殺青更是要用手在120℃的鐵鍋內來回翻炒,手不能碰到鍋壁。一個好的炒茶工,沒有個七八年出不來。”黎志遐說,他研究制茶已經55個年頭了。
“今年年初,我省公布了第四批江蘇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雨花茶制作技藝入選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然而,因為炒茶過程中的艱苦和寂寞,現在已經很少有年輕人愿意學這個本事了,雨花茶制作工藝面臨失傳的危險。”中山陵茶廠廠長李峰說,今天舉辦拜師儀式,就是為了把雨花茶手工炒茶這一傳統技藝,與南京雨花茶文化乃至制茶工匠們的精神一起,傳承并發揚光大。
昨天?在位于中山陵景區內的近千畝茶田里?采茶女工正在忙著采摘新春頭道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