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9時22分,中國知名茶學家、制茶和審評專家張天福在福州逝世,享年108歲。圖為2008年9月17日,中國茶界泰斗張天福百歲華誕慶典在福州舉行。百歲壽星張天福在各界來賓的掌聲中發表講話。(資料圖片)記者劉可耕攝
中新網福州6月4日電 (記者 林春茵)中國知名茶學家、制茶和審評專家張天福,6月4日9時22分在福州逝世,享年108歲。
據了解,張天福先生今年正月過后,身體狀況下降入院治療,終因器官衰竭而離世。張老享年108歲,正是“茶壽”之年。
張天福1910年出生于上海名醫世家,是知名茶學家、制茶和審評專家,堪稱中國茶學界泰斗。他長期從事茶葉教育、生產和科研工作,特別在培養茶葉專業人才、創制制茶機械,提高烏龍茶品質等方面有很突出的成績,對福建省茶業的恢復和發展做出重要貢獻。晚年致力于審評技術的傳授和茶文化的倡導。
6月4日9時22分,中國知名茶學家、制茶和審評專家張天福在福州逝世,享年108歲。圖為2008年9月17日,中國茶界泰斗張天福百歲華誕慶典在福州舉行。福建省茶界人士向張天福(左五)贈匾賀壽。(資料圖片) 記者劉可耕 攝
曾有媒體披露他的百年茶人生涯。張天福中學畢業后并沒有順從家庭期望去攻讀醫學成為一名醫生。1929年,他先在福建協和大學修完一年的基礎課程后,轉入南京金陵大學農學院深造。1932年,獲得了農學學士學位,選擇了茶業作為人生第一目標,從此,與茶業結下了不解之緣。
三十年代初,福建在全國屬于落后地區,但有著豐富的茶資源,張天福滿懷理想來到當時的福州協和大學任教并開始籌辦茶葉改良農場。
中國一直是沿用古老的用腳揉捻茶葉制茶方法。張天福曾看到日本報紙上刊載中國茶農頭上拖著長辮,裸著上身,赤腳揉茶的照片,加以嘲弄。張天福立志改變這種落后生產方式。
1934年,張天福踏上了對日本和臺灣茶葉的考察之旅,這次刻骨銘心的考察讓他堅定了開創中國現代茶業事業的使命和信心。1935年8月,他到福安創辦了福建省立福安農業職業學校和福安茶葉改良場,將茶葉科研與教育結合起來。隨后又到崇安(現武夷山市)創辦福建示范茶廠,組織茶葉生產合作社。
他從日本引進紅茶加工設備,后又親自設計制作了適用于農村的廉價木質手推揉茶機。由于他開始構想設計木質手推揉茶機時,正值“九一八”事變發生,因此,當他的設想成為現實時,便將此機名為“9.18揉茶機”,以警醒國人“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第一臺手推揉茶機的問世,結束了中國茶農千百年來用腳揉茶的歷史。
事茶80余年來,張天福長期從事茶葉教育、生產和科研工作,為了讓更多的人喝到真正的放心茶,張天福曾許下心愿:“我今生最大的夢想就是讓國人喝到真正有機茶!”
當日,福建業界正在著手成立治喪委員會,各界陸續發起紀念張天福活動。微信朋友圈中,網友們盛贊這位茶界泰斗“茶香芬芳的一生”。一位小有名氣的書法家在朋友圈中回憶他曾在張天福百歲壽喜時拜訪老人,看到老人泡茶倒水時手有點抖,便想幫忙泡,“他笑著拒絕說:‘我懂這茶,茶也懂我,你懂茶,但茶不懂你,還是我來吧!’”
6月4日9時22分,中國知名茶學家、制茶和審評專家張天福在福州逝世,享年108歲。圖為2008年9月17日,中國茶界泰斗張天福百歲華誕慶典在福州舉行。神采奕奕的百歲壽星張天福參加慶典活動。(資料圖片) 記者劉可耕 攝
張天福曾組建福建茶葉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成為該公司第一位員工,推動白茶等多種福建茗茶成為出口海外的重要茶種類。現任福建茶葉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危賽明表示,向張天福致敬的最好方式,就是發展好福建茶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