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勞茶,產于廣東省高鶴縣古勞鎮的麗水、茶山、麥水、下陸等地。
茶區氣候溫暖,雨量充沛,霧氣蒙蒙,空氣濕潤,土層深厚,土地肥沃,有機質和礦物質含量豐富。
古勞茶采自當地的古勞茶樹,古勞茶樹分青芽型和紅芽型兩種類型。前者稱青蕊,后者稱紅蕊。紅芽型鮮葉制成的古勞茶香低,青芽型鮮葉制成的古勞茶香氣清高。古勞銀針多采用青芽型鮮葉加工而成。銀針茶據品質的優次分為高級古勞銀針、普通古勞銀針和古勞青茶三個花色品種,高級古勞銀針又稱雀舌茶,采于春分前后,采摘標準為一芽一葉初展,芽葉長度1.5~2.0厘米,芽色黃綠,茸毛多,稱之“雪谷芽”;普通古勞銀針采于清明前后,采摘標準為一芽二葉初展,色澤深綠,稱之黑蕊;古勞青茶采摘標準為一芽二、三葉,稱之“劈蕊”。
主要工藝分攤青、殺青、搓揉、炒、焙干五道工序。分“古勞茶”和“古勞銀針”兩個產品,以麗水所產的“翠巖銀針”品質最佳。
古勞茶,廣東省的歷史名茶,具有獨特的高火香味,又稱之“火花香茶”。即具有頭泡火氣味二泡糖香生、三泡神怡然、再泡味尚醇的特色。古勞銀針的品質特點是條索緊結圓直如針,色澤銀灰顯毫,香氣高純持久,滋味醇和回甘,湯色綠而明亮,葉底細嫩勻整。
沖泡提示:茶與水的比例要恰當,通常茶與水之比為1:50~1:60(即1克茶葉用水50毫升~60毫升)為宜;泡茶的水溫,要求在80℃左右最為適宜(水燒開后再冷卻);將茶葉放入杯中后先倒入少量開水,以浸透茶葉為度,加蓋3分鐘左右,再加開水到七八成滿,便可趁熱飲用。當喝到杯中尚余三分之一左右茶湯時,再加開水。通常以沖泡三次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