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沈陽:春茶陸續上市 明前西湖龍井被指“早產”
沈陽茶城有個別店面已經打著春茶的旗號銷售起來西湖龍井。價格在200至1200元之間。光聽這個價格內行都知道這個茶百分之九十九點九是真不了了。某報紙介入調查發現這些茶根本不是明前的西湖龍井,而極有可能是與西湖龍井外形很像的烏牛早。小刀契合。從價格上覺得很有可能,因為烏牛早產量大,上市早價格就在幾百到一兩千不等。那么小刀在普及一下烏牛早和西湖龍井的辨別茶識:“烏牛早”芽頭粗壯,茶葉肥大,看起來要比龍井豐滿,也更好看;從香味上來分辨,烏牛早的香氣是板栗香,而西湖龍井則是豆花香。而且據小道了解西湖龍井正品上市的時間該是在4月份。微點評:節點
2.西湖龍井新茶防偽信息查不到 杭州市農辦:系統升級所致
龍井茶真偽電話是企業電話,防偽編碼查不到信息。官方給茶農的一批“茶農標”本來是想保證茶葉質量的,待茶農將這些標貼上把茶賣給了熟人回頭客并一致聲稱保證質量的時候,有茶客反映,上面的電話打不通,打通后也是企業電話。20斤新茶被懷疑是假的,茶農質疑——用來防偽的“茶農標”幫了倒忙。杭州市農辦:系統升級導致問題出現,已及時修正防偽編碼查無此號屬誤差,如有需要,農辦可以開具相關證明。恩,恩。這個是極小幾率的升級引起的事件還請已經買到的茶人淡定(雖然小刀我都不淡定了),那么小刀普及一下怎么才能買到正宗的西湖龍井吧:第一是茶農標(只配發給龍井茶的茶農),第二是銷售標識(經銷企業收購茶葉時,須同時收起與收購量等重的茶農標,然后憑茶農標到西湖龍井質量監控中心換取“銷售標識”)。三是杭州市西湖龍井茶管理協會的證明標識(兩區8家市級以上西湖龍井茶加工企業的),四是年印制了“三潭印月”的標志過渡(部分沒有申領到地理標志產品保護防偽標的企業)。而且小刀再多說一句:“特級龍井”、“2014新茶”等這些標識都是沒有任何效力的,不代表任何一級部門、機構的認證許可,也不具備防偽功能。微點評:烏龍
3.2014年明前西湖龍井走下奢侈品“神壇”
往年西湖龍井一要上市,就會有不絕于耳的聲音叫囂“天價茶”,但是今年貴比黃金的西湖龍井拍賣高價卻門庭冷靜風光不再。這個也比較符合市場規律,不可能一家獨大也不能一直處在那個風口。 在“八項規定”“六項禁令”的嚴格規定下,在反腐行動的威懾下,各地公務采購、企業送禮明顯減少。而被公款和老板大宗消費包裝起來的“舌尖上的奢侈品“西湖龍井茶,其畸高的價格也得到了理性的回落。高端茶走向大眾茶一席親民的風潮開始席卷整個西湖龍井茶市。微點評:滄桑
4.頭撥龍井茶 北京茶莊被搶頂
這是個帶有奇怪感情色彩的標題,西湖龍井核心產區的頭撥茶進京。西湖龍井核心產區頭撥茶的定價,每斤8800元的售價比去年同店價格高了500元。月壇南街的元長厚茶莊頭撥龍井茶,多被個人預訂。雖然茶莊人表示都被個人預定而非公家購買。但是這種迅速的預定時間一致導致了店家決定微調后期的市場售價。總體來說,西湖龍井在茶葉行業中還是稀缺資源,產量有限。尤其是頭撥茶,更是到了供不應求的程度。但是這并不能作為一個信號來決定市場方向。不過小刀廝以為假如不是西湖龍井假貨太多肯定市場會給其更高的定位。微點評:搶灘
(中國茶網主編賀小磊整理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