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茶道”
古時著名詩僧和茶僧皎然是最早提出“茶道”二字的。他在詩作?《飲茶歌誚崔石使君》中寫道:“一飲滌昏寐,情思爽然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 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悶。”是茶事心 境的渲染,是茶事感受而來的非凡意境,“茶道”兩字 在最后一句“孰知茶道全爾真,惟有丹丘得如此”,說實話當我看到這幾句詩時我是瞬間就高舉手贊同的啊!
“茶道”下的意境
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茶事是一種意境,不是煮茶泡茶是多么美好的事情,而是我們在煮茶和泡茶時的那個心境。這心境可以因各種微笑的細節(jié)而改變,如果是一人泡茶,他既可以享受泡茶時的那份悠然,也可使自己最近不好的情緒沉淀一下;如果是和友人一起進行茶事,那么他們的心境就可能是好久不見甚是想念,終于可以和好友促膝暢談了,緬懷過去的美好,眺望未來的光明;如果適合父親母親,則可以送上一杯自己親手泡的茶聊表孝順,彌補一下常年在外不曾盡心孝順雙親的遺憾。類似的意境還有很多,但可以說大部分都是正面的積極的。所以不免受人追捧,并延續(xù)至今。
茶的正能量
蘊含深厚民族思想和精華的茶文化,由歷史沉積而來,也與茶的意境相伴隨,給人以潛移默化的積極作用和影響。
具體地說,是人們在經(jīng)過茶事、茶文化、茶思想內(nèi)涵的感受和體驗后,受那由茶所帶來的美妙意境等影響而對人產(chǎn)生作用。深入茶事的奇妙境界、體驗茶的精神并把它與人的精神追求相結合,這是茶之道的精髓。我們把這種影響,以虛幻的方式來表示,可稱之為與茶相關的意境,是茶道的基礎和重要內(nèi)容。皎然所提茶道的影響,也與其中的意境深遠分不開。
有人喻“茶道為“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的情景,不錯上述的意境真的如這兩句詩所描述一般,看到到卻摸不到,也可以說是有的人體會的到,有的卻不然。比如給父母奉茶,你可以看成是對父母的孝心,也可以看成是到了一杯水給他們喝。不同的人心境、修養(yǎng)、興趣和背景不一樣,看到的感受到也不一樣。
當然,要想從茶中得到深刻的感悟和意界,還要求對茶與傳統(tǒng)文化、乃至個人的修養(yǎng)有較高的要求的。
茶道因茶而生,茶意境卻是和茶道相輔相成的,茶道也是因為有了茶意境的相伴而發(fā)揚至今。可以說喝茶到了很多愛茶人的身上已經(jīng)不僅是一種為解渴而進行的生理需要了而是一種身心的享受,一種意境創(chuàng)造,一種文化的發(fā)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