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注重個人品位和生活情趣,加之茶寵小巧玲瓏,價格也相對便宜,收藏者越來越多,許多傳統文化習俗、審美習慣在茶寵上都有體現。它們或有吉祥寓意,或富文化氣息,或是搞笑逗樂,或是趣味童真,不同設計造型各有意趣,全憑主人喜好。
樹樁藥師佛
茶寵,顧名思義就是用茶水滋養的“寵物”。對一些老茶友來說,喝茶時用茶掃蘸茶湯涂抹或剩茶水直接淋漓,年長日久,茶寵就會溫潤可人,茶香四溢。那養茶寵又有什么講究呢?在有經驗的收藏玩家看來,三分材質七分養,剛買來的茶寵是很新的紫砂色,或紅或紫或偏白,表面微微起砂,摸起來有些粗糙磨手,可感覺到的是一種未開化的稚嫩氣息。
養茶寵和養壺一樣,不能老用剩茶泡,最好用熱茶水“淋浴”,并用筆輕輕撫刷,定期用茶布摩挲,長久的滋潤呵護,它的色澤就會慢慢釋放出來,表面便呈現出一種含蓄柔和的亞光色,這就是“包漿”,被視作紫砂茶寵養成的標志。一些苛求極致的專業玩家,則會用同一種茶專養某一個茶寵,避免因為接觸不同質地的茶而令其顏色不純正。一般而言,紅茶、大紅袍一類的巖茶以及普洱茶等,見效會快一些。選擇的茶要盡量與茶寵本身的顏色一致,例如茶寵是褐色的紫砂,用紅茶養會比較好;如果是偏白色的澄泥,綠茶的效果會更好。
茶寵的趣味性和觀賞性直接,其內涵直白,價格也大眾化,很容易為眾多茶人、收藏人士所青睞,記者走訪廣州茶市發現,這種茶臺上的可愛小擺件也漸有走紅之勢。在各類材質的茶寵中,玩家最為熱衷多是用紫砂或澄泥燒制的陶質工藝品,其中,紫砂的售價相對較高些,多為工藝美術員和普通級別的美術師創作的,售價在幾十元到幾百元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