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茶成茶文化收藏“新貴” 專家建議購茶需理性
中國茶網資訊:白茶走俏一線城市,金城少有人認識但是不缺市場對其的熱捧。據小刀了解近年來隨著大家對白茶存放時間越長價值越高觀點的認同,白茶開始走向陳茶收藏的前臺,市場逐漸升溫。業內人士提到:白茶收藏,口感才是“硬”道理,一款茶品如果起初質量未能達標,或者是后期儲存不當,那么不論存放多長時間,茶葉品質都很難脫胎換骨。鑒別白茶的:先看外形。茶餅的完整度要好,茶葉上有些許白毫,葉片均勻。顏色帶有油亮感,呈褐色。年份更老的茶餅,顏色范紅褐色,有點深色琥珀的感覺。一芽一葉的更為珍稀。好的白茶七泡之后還有韻味。另外,專家提醒:茶終究只能作為保健,無論如何,不能代替藥物。每年增值也有浮動,購茶須理性,切勿盲目炒作、投資。微點評:白茶黑馬
2.恩施市白楊坪鎮為3萬余畝成林茶園找“婆家”
“要想富多栽樹,栽了幾畝搖錢樹,就我男同志現在采茶速度平均每天可以掙150元左右”。剛剛賣完茶葉的茶農向學富興奮地說到。務實的政策保障是茶葉運作強勁助推器,為確保茶農如期收益,在茶葉產業化過程中,該鎮一方面成立了茶葉合作社,建立公司+基地+農戶的訂單銷售模式,另一方面該鎮出臺激勵政策,創新融資渠道,引進村鎮銀行,積極扶持企業發展壯大。據統計,自春茶開采以來,該鎮24家茶葉企業共收購鮮葉1萬余斤,為老百姓帶來了實惠。微點評:生態鏈
3.三江:農民工返鄉種茶創新業
35歲的吳秀將去年還在千里之外的廣州市一家紡織廠務工,月薪3000多元,今年春節回來后,他不再加入外出的“民工潮”,而是拿出多年的積蓄,在家開挖山地種植茶葉。看準了茶行業向陽趨勢,對種茶收入和居家創業的蠻有信心。是的然他們有底氣回來的是三江縣日益壯大的茶葉產業,茶園已成侗鄉農民可靠的“綠色銀行”。而且據吳秀將講:“三江茶價年年攀升,再過3年,我的茶園每畝也能賺個七八千塊錢,50畝就有算頭了。” 微點評:茶夢
4.皇宋大觀藝術品收藏·茶藝文化博覽會
小刀得到了一線消息,2014年3月28日至4月14日在皇宋大觀文化園舉辦中國開封2014清明文化節皇宋大觀藝術品收藏·茶藝文化博覽會;同期4月6日 ,皇宋大觀文化園攜手開封電視臺《收藏開封》,將舉行大型鑒寶活動。屆時中國茶網將率隊親臨現場拍攝一線圖文消息。敬請期待。 微點評:橫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