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嘉慶年製”款
清宮茗茶風尚由來已久,肇啟于康熙后期,歷雍乾二朝而大盛,沿襲至嘉道之世。其茶具之變化亦隨時代而不同,彰顯每位帝皇的品味和雅好。嘉慶皇帝自幼深受乾隆皇帝的影響,一生鐘情茗茶,以致有清一代,于官窯瓷器上書寫御制詩文為飾僅見其父子二人。乾隆者所作御制詩文裝飾于多種器形之上,且入飾的詩文數目廣多,而嘉慶者僅見于茶具(茶壺、茶杯、茶盤),詩文數量也只是一首,本品正是其中最為珍罕的一例。
本品小巧別致,圓口外撇,弧壁下斂,底承圈足,通體施白釉,礬紅彩壺書御題詩于外壁,整器裝飾清雅簡潔。碗內外壁上下各繪飾如意云頭紋一周,碗心內繪松樹、梅花及佛手;外壁中間留白處以書嘉慶皇帝御題詩文:“佳茗頭綱貢,澆詩月必團。竹爐添活火,石銚沸驚湍。魚蟹眼徐漂,旗槍影細攢。一甌清興足,春盎避輕寒”,描繪了深秋寒夜皇帝品覽新茶之情景。文后落“嘉慶丁巳小春月之中澣御制”款,下鈐圓形“嘉”、方形“慶”朱文連珠印章,碗底書“大清嘉慶年制”六字三行篆款,篆法精美。所書御制茶詩齊整均衡排列,書體為清雋規整之館閣體小楷,筆畫工整雋秀,書寫一絲不茍,甚是精妙。胎釉潔白細膩,礬紅彩婉約雅致,純正妍俏,清新復見華貴,溫和蘊含富麗,沉穩亦不失和諧,極盡考究之能事,尤顯雍容高雅、賞心悅目,可為嘉慶皇帝御制品茗之雅器。
舉凡所見嘉慶朝御制茶具皆書此茶詩裝飾,詩成時間為“丁巳小春月”即是嘉慶二年(1797年)十月。嘉慶一朝銘寫嘉慶御制茶詩的茶具本是不多,常見為青花與礬紅,與本品適配的茶壺與茶盤的形制可參閱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清嘉慶粉彩開光御制詩文綠地茶壺、茶盤”此三者裝飾風格一致,唯是后二者以礬紅寫御制茶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