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猴魁茶是全國十大名茶之一,產在安徽省黃山區(原太平縣)境內。說起太平猴魁茶的來歷,民間還流傳著一個美麗的故事哩。
傳說古時候,在風景秀麗的黃山,居住著一對白毛猴,有一年,它們生下一只小毛猴,老猴對小猴非常疼愛,經常帶著小毛猴在黃山的各個山峰覓食嬉戲。后來,小毛猴逐漸長大,便獨自外出玩耍,一次到了黃山北邊的太平縣(今黃山區)境內,平地上突然起了云霧,使初次外出玩耍的小毛猴迷失了方向,沒有再回到黃山。小毛猴沒有回黃山,急壞了老毛猴。老夫妻一個下山來尋找,一個留在黃山守候家門。一天、兩天、三天老毛猴跑遍了整個太平縣都沒有找到。由于尋兒心切,勞累過度,老猴病死在太平縣東北方向的一個山坑里。
在這山坑里,住著一個老漢,名叫王老二。老漢是個善良淳厚的人,他以采野茶與藥材為生。一天,老漢上山采茶,忽然發現白毛猴死在山坑。他心地很善,就把毛猴移到山崗上,用雙手挖了個坑埋葬了,并用山石壘了個墓基,挖來了野茶棵和山花栽在墓的四旁,當老漢埋好準備離開時,忽聽見講話聲,老漢四周張望,不見有人影,再細聽,分明有人在對他講話,說:“老伯,您為我做了好事,我一定感謝您。”老漢仍不見說話的人,這事老漢也就沒放在心上。
第二年春天,老漢又來到山崗采茶,發現整個山崗變了樣,墓地旁及整個山崗都長滿了綠油油的茶棵,茶棵枝壯葉茂。老漢心想:“不見有人來種茶,哪來得這么多好茶棵呢?”突然,老漢又聽見山間有人在對他說:“這些茶樹是我送給您的,您好好耕作,將來就可以不愁吃不愁穿了。”此時,老漢才明白他頭年埋葬的毛猴不是一般的猴,是一只神猴,一定是這只神猴賜給他的。從此,老漢有了一塊很好的茶山,再也不需翻山鉆刺采野茶了。
為了紀念神猴,感謝神猴賜茶,人們就把神猴墓地的山崗叫作猴崗,把自己住的山坑叫作猴坑,把從猴崗、猴坑上采制的茶葉叫做猴茶或猴魁。
后記:小毛猴的媽媽自從老伴離家到太平縣尋子的那天起,便不吃不喝,終日坐在高山之顛,遙望太平方向,期盼父子早歸,如此天長日久,可憐的猴媽媽變成了一座石猴,但守望的方向始終是太平縣這邊,至死未變!如果您不信可以上黃山實地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