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白茶勢頭強勁,近年來商家不斷營銷推廣,其“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的口碑已深入人心,價格也一路上漲。據了解白茶工藝沿用古法,要求很高而產量很少,適合長期存放的更少。今年福鼎白茶是一匹名副其實的‘黑馬’。而且今年白茶茶青價格上漲30% ~60%的消息屢屢見諸報端,每年老白茶的終端零售價格也在以20%~30%的趨勢上漲。昨日記者在市內多家茶店看到,白茶成為商家主推產品,寫著“老白茶”字樣的茶餅、茶盒等被擺在顯眼位置。“這款150克的2007年白茶價格大概在130元左右,屬于特級茶。另一款九年陳的白茶餅,357克的價格則要1380元。終端市場價格行情也證明了白茶的魅力。。
2、高端茶消費遇冷 部分茶葉店關門
昨日,記者在莆田市走訪中發現,除了梅園路外一家茶葉店緊閉大門,荔城大道、鳳凰山別墅內的多家茶店最近也陸續關門。據批發茶葉的老板方先生告訴記者,近幾年,茶葉店開得太猛,卻沒有品牌經營意識,營業額連5%的毛利都難達到。加上“三公”消費限制,使得1000元/斤以上的高端茶幾乎無人問津。“從表面看,好像茶店變少了,實際上這是另一種利好。”莆田市海峽茶葉交流協會副會長林元珍認為,受到整個消費疲軟的大環境影響,品牌茶企的利潤都在下降,更何況是小茶店,這引發了整個行業的重新洗牌。倒閉潮出現后,茶葉價格也日漸趨于理性,茶店也將走向專業化經營。
3、福建武夷山市積極推動特色茶產業發展
近日,記者在福建武夷山了解到福建武夷山市大力發展以巖茶為代表的特色茶產業,逐步走上了一條生態美、產業旺、百姓富的綠色生態發展道路。據了解為引導幫扶巖茶產業抱團發展,武夷山市質監局助推武夷巖茶獲批成為福建省首個地理標志產品后,帶頭制定了武夷巖茶強制性國家標準等規范文件,廣泛推行標準化種植。通過積極培育以武夷星、永生巖茶基地為主的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項目,主動聯合農業、供銷等部門,成立了“國家農業標準化”,幾年來,武夷山質監局不斷擴大茶產業標準化示范基地的規模,通過“政府推動、企業聯動、茶農參與”的方式,以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為基準、以示范企業為帶頭,把分散的茶農通過新的運作模式與市場緊密相連,共同把武夷山巖茶產業示范建設推向新高度。目前,全市茶葉年產值已達15.33億元,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茶產業“聚寶盆”。
4、瑤山有機白茶深受沿海大都市青睞
近日,記者在橋市鄉上木源村華松茶葉專業合作社里了解到江華瑤族自治縣橋市鄉黨委、政府因地制宜制訂出發展無公害茶葉的規劃,積極引導民間資本發展茶葉產業。瑤山有機白茶深泡出的茶湯透徹清亮、茶香沁人,最重要的是茶葉無污染、無農殘,深受沿海大都市的青睞。華松茶葉專業合作社工作人員胡維平告訴記者,茶廠的茶葉主要銷往浙江、上海一帶沿海城市,價格好的有1200多元一斤、差的也有600多元一斤,因為茶葉品質好,深受江浙沿海市場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