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茶博會展示面積達60000㎡,設國際展位2800個,設各地名茶館、茶器紫砂館、茶具收藏品館三大主題館,匯聚國內外69個名茶產區的1000多家茶企,展示10萬款茗茶精品。
茶業深圳平臺價值彰顯
深圳茶博會舉辦至今,已經成為國際上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專業茶展。據統計,13年的第7屆深圳茶博會累計接待觀展市民超過6萬人次,現場成交額達2億元,意向成交和交付定金訂單更是高達4.6億元,創下新高。
深圳作為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本身的茶葉需求就已達到全國前列,更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深圳也成為內地茶葉商家進駐港澳臺地區以及東南亞諸國茶業市場的一大跳板。眾多茶企借助深圳茶博會這一平臺發出聲音。
今大福冠名“品茗知味?孝子奉茶”活動,中吉號搶駐冠名“曲水流觴”茶會,中吉號·南昌大學茶文化全國巡回演出、國潤茶品牌推介會、云南滇紅品牌推介會、品品香健康中國行暨曬白金老白茶品鑒會、江南茶倉品牌招商會等活動也將展現名企風采。湖南省岳陽市政府攜君山銀針等6家當地黃茶名企組團參展,并舉辦專場推介會。這些對深圳茶博會來說都是一種認可。組委會還聯合和君咨詢于7月3日在雅安舉辦幸福茶農啟動儀式,作為展會的外場活動。
同時,參展商家現場實行優惠策略,吸引更多經銷商前來洽談、加盟,吸引更多市民了解、購買品牌茶品,以求在全國范圍內增加市場占有率及品牌知名度。本次參展的茶企有相當一部分是深圳茶博會的老伙伴,他們在以往的茶博會中無論是在銷量還是在知名度方面都在逐年提升,連續參展是對其本身的提升也是對深圳茶博會這一重要平臺的信賴。
茶業名企紛紛搶灘
作為業內最具影響力的專業茶展,深圳茶博會匯聚了最龐大的參展隊伍。
本屆深圳茶博會黑茶參展商依然勢頭猛進,白沙溪、肖鴻、道然、盛唐黑金、梅山崖等黑茶品牌均盛裝亮相。普洱茶企雄踞大頭占據最大比例,大益、七彩云南、海灣老同志、勐庫戎氏、瀾滄古茶、陳升茶廠、中吉號等近百家普洱茶企攜普洱精品參展。
白茶的異軍突起也成為今年的一大新趨勢。品品香茶業、天湖茶業、天鼎茶業等白茶品牌紛紛參展。長期以來,白茶一直處于“墻內開花墻外香”的狀態,產量不高,且大量外銷茶葉銷往歐洲及東南亞地區,而內銷極少,以致許多人不知道中國還有白茶。近年來,隨著白茶尤其是老白茶的藥用價值及收藏價值被廣泛認可,銷量大增,一舉打破了茶葉市場格局,一時與熱門的普洱茶齊頭并進,成為老茶收藏家的情之所鐘。
紅茶方面,滇紅、天之紅、潤思祁紅等紅茶互競茶香。
青茶廈門海堤等行業龍頭屆時將攜新品登陸鵬城。
岳陽黃茶君山銀針,綠茶名企悠谷春也將集聚深圳。
茶具精品薈萃 工藝大師云集
本次展會,紫砂的展示規模及規格都有較大提升,展位多達200余個,更多紫砂企業特裝亮相。紫砂高級工藝師唐伯琴、劉天源、唐朝霞、萬亞鈞、張耀君、吳靜等都攜精品名作參展。
陶瓷、根雕、茶具及工藝品館則云集了大量陶瓷工藝品。景德鎮文宇陶瓷、潮州陳韻堂、廣西坭興陶、臺灣柴燒未名窯、德化還真汝瓷、康成文化、坭興文化等來自全國各地的瓷器展商一展國器風采。茗鏡堂銀壺、玉壺堂鐵壺,以金石之身熔萬木之香。還有深圳本地的淳雅齋,攜珍藏古董茶具、特級普洱老茶,垂簾一隅,以茶會友。
首創茶器美學創作展 名家共探茶器創作之路
為豐富海內外茶器精品展示,促進國際間茶器工藝與創作美學交流融合,組委會特邀海內外茶器創作名家、美學機構、茶器品牌、學術單位等共聚一堂,開辟6號館為“第一屆中國?深圳國際茶器美學創作展”作專場展示。屆時,日本傳統工藝士協會南部鐵器會會長田山和康、臺灣竹茶則大師翁明川、韓國青峰窯第三代傳人張基德、建水紫陶大師向炳成等海內外茶器名家,北京寶華堂、衡連、拙邑紫砂、遠景文創、品墨善雅、臺灣紫熙堂、大謙堂、沃得藝術創作工作室、東南亞紫藤茶藝、留香茶藝等海內外茶器名企都將攜精美茶器在本屆深圳茶博會上亮相。
為了進一步展示名家風采,實現中外茶器文化的交流融合,組委會特地邀請新加坡李自強老師、韓國張基德老師、臺灣翁明川老師分別做國際茶席專場表演,邀請翁明川老師主講國際(臺灣)茶器名師講座--賞茶則。
4日下午,國際茶器大師論壇重磅來襲,活動由臺灣講茶集團執行長湯家鴻主持,邀請到中國陶瓷藝術設計教育終身成就獎獲得者洪樹德、景德鎮現代官窯美譽之一九段燒掌門人段鎮民、景德鎮陶瓷學院教授龔保家、韓國青峰窯第三代傳人張基德、日本傳統工藝士協會南部鐵器會會長田山和康、新加坡茶藝聯誼會會長李自強參與探討茶器創作之未來。這是首次海內外茶器大師共聚一堂的巔峰盛會,將會為推動亞洲乃至全球的茶器美學發展及茶文化推廣作出貢獻。
選美女茶藝師,為深圳茶博會代言
為推廣茶藝文化,激發茶藝師追求茶藝之道的熱情,第8屆深圳茶博會組委會啟動“最美茶企茶藝師”評選活動,網上報名,并于3日上午在1號館品鑒區舉行正式評選,特邀著名茶專家李自強、邵宛芳、呂禮瑧、蕭慧娟作為評委現場打分并舉行頒獎典禮。本次大賽的前3甲將與南京、西安賽區的前3甲一起到武夷山角逐第9屆深圳茶博會的形象代言人。
美女人人愛,端莊秀麗、氣質溫婉的美女茶藝師將成為本屆茶博會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碰撞融合
泊園經典茶人服文化傳播活動,傳統茶服之美以現代走秀的形式,配以音樂展現出來;中吉號·南昌大學茶文化全國巡回演出,既有傳統茶藝表演,還有現代風格特征鮮明的茶舞、情景劇、詩朗誦的表演,形式多樣,風格各異;曲水流觴茶會,以現代技術為支撐,效仿古人習水流杯,臨溪而酌;道家奇人云鶴先生《品壺論道》,以壺論道,從傳統道義的角度對茶壺的精髓娓娓道來,賦予中國陶文化與中國道文化無窮的生命力;“重走茶葉之路”訪談會,展現古代茶葉之路在現代重新演繹、解析,世紀老人世界茶王劉向瑞回顧安化黑茶的歷史沉浮。
最老的茶與最小的茶人
最老的茶莫過于凈水三千百年珍藏老茶會和上世紀老銀針斗茶大賽將開泡的珍稀老茶,最小的茶人則是參與今大福--品茗知味?孝子奉茶活動的小娃娃們。
老茶絕對是近年來投資、收藏界的黑馬。據悉,本次凈水三千百年珍藏老茶會暨國際知名茶人茶友交流會,將邀請著名茶專家尚本清、葉榮枝、呂禮臻與茶人共品百年六堡茶、53年黑茶、60年代政和紅茶等珍貴老茶。上世紀老銀針斗茶大賽,15年以上的老銀針,30年以上的老白茶齊聚一堂來比“老”,獲獎茶品將進行現場拍賣。
今大福--品茗知味?孝子奉茶,“百善孝為先”,茶為健康長壽之飲,也是表達孝心的極佳方式。孩子們將親手奉茶給父母,將茶藝、孝道融為一體,顯反哺之情,更是對傳統茶文化的延續。這些孩子們來自大同書院,從小接受國學教育的熏陶,最小的茶人只有4歲。
深圳教育學術與茶產業結合
為了培養茶業領域的專業人才,由深圳市茶文化促進會與深圳大學藝術設計學院聯合發起的“華巨臣”杯茶產品包裝設計大賽的獲獎作品將在本次茶博會現場展出。這是茶產業與深圳教育學術結合的體現,或將成為深圳茶博會組委會未來工作最值得挖掘的領域之一。
茶和天下國防論壇于7月2日在深圳茶博會上舉行
馬鼎盛、羅援、劉和平出席現場
國防論壇匯聚軍事評論名家
由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深圳市國防教育辦公室主辦,深圳衛視《軍情直播間》欄目及深圳茶博會組委再次攜手承辦的“茶和天下·國防論壇”將于7月2日下午在1號館舞臺區舉行。2013年在茶博會現場舉行的國防論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受到社會的廣泛好評。本次論壇繼續發力,邀請到軍事科學院世界軍事研究部副部長羅援少將、時事評論員馬鼎盛、劉和平,茶文化專家溫建平、林治到場與廣大茶友、軍迷暢談國際軍情。
香港健康衛視打造“健康與茶”論壇
3日下午,茶博會組委會聯合香港健康衛視將舉辦一場以“健康中國?問道于茶”為主題的論壇,實現政府、專家、廠商、媒體和消費者間的深層次對話。養生專家金世明,香港茶文化學者溫建平、陳安妮及眾多茶企相關領導將出席本次論壇,探討健康與茶的密切聯系。現場還將舉行2013健康衛視系列年度獎頒獎儀式。莽山茶舞、茶藝表演、觀眾品茶猜茶贈禮等小活動將穿插于論壇各個環節之中。
普洱專家講座,新書免費簽贈
7月2日下午,云南省普洱茶業協會副會長邵宛芳教授將在1號館曲水流觴活動區主講《普洱茶的特殊性》專題講座為茶友深度解讀普洱茶的特性、功效,同時舉行《普洱茶保健功效科學讀本》新書首發簽贈會,向現場觀眾免費簽贈新書。
百萬“茶后”現身
被譽為“茶中古董”的價值180萬左右的1900年藍標宋聘號,被譽為“普洱茶后”的價值100萬左右的1920年雙獅同慶號,將同時現身本屆深圳茶博會。
宋聘號,創始于清朝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茶廠設在六大茶山重鎮易武鎮,其茶葉均選自易武正山大葉喬木青茶,制茶工藝在當時堪稱一絕,宋聘號出品的百年老茶已成為普洱茶界極品的專有名詞。同慶號創始于乾隆元年(1736年)的易武茶鄉,并于乾隆朝被官府定為貢茶,長期作為貢禮獻于皇家。雙獅商標于1920年后啟用,已有90多年的陳期,極為珍貴罕有,存世量不到兩筒。
深圳土畜產茶葉進出口有限公司將在其展位上舉行專場品鑒會,邀愛茶之人前來一品“茶中古董”、“茶后”的真滋味。
茶膏或受年輕群體追捧
本次參展展品中,茶膏受到青年茶友的親睞。普洱茶膏,是中國獨有的養生文化,有上千年的制作歷史。從茶膏的誕生伊始,它就成為皇家獨享的養生御品,是中國古人發明的世界第一款“速溶茶”,也是中國古老而龐大的茶產業中的一朵奇葩。
這種速溶茶在保留了原有飲用價值的基礎上,零添加純天然,攜帶、沖泡起來更加快捷方便,更加適合現代都市快節奏的生活,也迎合了年輕人的生活特點。蒙頓茶膏借助深圳茶博會這個平臺,讓更多喝茶的人了解茶膏這種茶品,對于搶占年輕化市場有著非凡的意義。
筆者所描繪的遠沒有展會實際所呈現的內容那么精彩、震撼,想要品好茶,買好茶,參與精彩的茶文化活動,請7月2日--5日親臨深圳茶博會現場。(文/郭滿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