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說,金壺倒出的水,在溫度和分子式上和飲水機里的沒有太多區別,但飲水機肯定倒不出金壺的體驗。
其次,是泡茶用具,我們最常見的是蓋碗,選蓋碗,最大的問題是就是怕不好用,容易燙手。其實蓋碗燙不燙手,茶具本身只是一個方面,操作技巧或許更為重要一些。
想要一款不燙手蓋碗,取決于兩個方面。首先說材質,孔隙度大的如土陶類相對不燙手;二是形制,碗壁流暢,出水干凈利落是首要標準,另外核心的點是大小和質量,一定要能夠方便操作,太大太重的話都拿不穩,燙手也就不可避免了。關于使用蓋碗的技巧方面,關鍵是多練習,剛學使用蓋碗的時候水不要注得太滿。如果真的學不會,不如先試試用飄逸杯沖泡。如果,你覺得蓋碗和飄逸杯都不夠好,想買個紫砂,那就要特別注意出水,有請清代生活家李漁大師來解答:
凡制茗壺,其嘴務直,購者亦然,一幽便可憂,再幽則稱棄物矣。蓋貯茶之物與貯酒不同,酒無渣滓,一斟即出,其嘴之曲直可以不論。茶則有體之物也,星星之葉,入水即成大片,斟瀉之時,纖毫入嘴,則塞而不流。啜茗快事,斟之不出,大覺悶人。直則保無是患矣,即有時閉塞,亦可疏通,不似武夷九曲之難力導也。
凡是做茶壺,嘴一定要直,買的時候就按這個標準買,因為放茶和放酒不一樣,酒沒有渣渣,一倒就出來了,嘴是直的彎的問題不大,茶可是有葉底的,一點點葉子,泡開了變成一大片,不小心在壺嘴里就堵了,喝茶這種愉快的事情,茶壺堵了倒不出水來,是相當郁悶的。所以茶壺嘴得是直的,直的問題少,有時候閉塞,也容易疏通。所以買壺的時候要試一試出水。
燒水、泡茶的東西都齊了,現在就討論分茶的杯子,業內稱公道杯。買公道杯,最實惠的是玻璃制品,透明,湯色好看,掛香,便宜。挑完公道杯,就要來挑品茗杯了。品茶,以白瓷、玻璃為宜,普洱茶、紅茶、巖茶、黑茶湯色多橙色或金黃色,白瓷杯在視覺表現上更為美觀,綠茶湯色翠綠,玻璃杯通透,觀賞性更強。
泡茶一定要用濾網么?不一定。濾網能夠過濾掉碎末和灰塵,讓茶湯純凈度增加。當然如果茶葉本身很干凈,而且沖泡技術掌握到位,濾網也不是必須的。濾網有陶土的、有鋼網的、有竹制的、有玻璃紗網的,各有優劣,購買的時候可以從環保、實用、美觀的角度進行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