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在湖南臨湘聶市鎮馬垅村農民合作社,村民葉海波正在觀摩茶葉包轉成盒。今年55歲葉海波是2017年的脫貧戶。“我在這里打點零工每個月還有2000塊錢補貼家用,現在,我們的日子越過越好了,這些茶樹是我們的搖錢樹嘞!”說著說著,他的眼睛瞇成了一條縫。
茶馬古道,歷史悠久。位于臨湘市中北部的聶市鎮是“千年茶鄉”的歷史文化名鎮。3600畝茶葉基地碧綠連綿,波瀾起伏,悠遠芬芳。增產增收,少不了自身的造血能力。近年來,聶市鎮采用“企業﹢合作社﹢茶農”模式,形成了以“龍頭企業”永巨茶業為引領、農民合作社為紐帶、家庭農場和專業大戶為基礎單元的茶葉生產經營扶貧體系,帶動200多戶貧困戶實現就業。目前,永巨茶葉已分別在馬垅、三和、長源建設茶園基地,秉承著“種好茶、制好茶、喝好茶”的宗旨,引進前沿科技技術,力求清潔化、智能化、規模化、標準化生產,潛心做健康好茶。為了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聶市鎮還聯系了10余家茶企,共安排脫貧人口80多人培育茶苗、除草,每人每天工資150元,茶園收益后還會按照比例進行分紅。目前,該鎮茶產業年產2100余噸,年產值突破2000余萬元。
增產增收,更少不了政府的保駕護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對于茶產業的發展,聶市鎮黨委對此高度重視,每年組織茶農學習培訓,在保留自身傳統茶工藝的同時學習先進經驗,提高種茶技術,確保茶葉增產,茶農增收。“今年8月,我們茶園擴建40畝,一方面增產增加集體經濟收入,對監測戶實行產業幫扶;另一方面為脫貧戶就近提供就業機會。”距離馬垅村幾公里的長源村村書記賓應洪一邊拿出項目公示表,一邊向我們介紹。
千年茶鄉賦新韻,一方熱土放異彩。
“小茶葉、大產業。我們將聚焦特色優勢產業,通過加強產業融合、創新茶品種類、拓寬銷售渠道等方式打響這個活招牌,助力鄉村振興!”該鎮黨委書記張坤滿懷憧憬地說。(張佳怡)
來源:紅網 岳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