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四川消息:在山清水秀的雅安市雨城區,一個覆蓋面積12.78平方公里的藏茶產業現代農業園區正悄然興起,成為雨城茶產業的一面新旗幟。
按照“一園區、兩中心、三基地”模式和“農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產品變禮品、農房變客房”思路,藏茶產業現代農業園串點成線、連線成片,一個個游人如織的景觀節點、一片片四季常綠的標準化茶園,讓非遺藏茶更具人氣、更添活力。
隨著園區的不斷發展壯大,雅安雨城區積極發揮人才資源向優勢產業集聚效應,以“人才興茶、人才興園”為支撐,有力推進全省星級現代農業園區創建。
薈萃專家菁英 科技賦能園區
據悉,園區建設的方向確立于2020年10月24日雨城區舉行的“藏茶專家工作站掛牌儀式及學術交流研討會”。后續,雨城區依托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四川農業大學、四川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和農業部門等專家院校力量,建成省級研發平臺“四川省藏茶產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專家工作站2個、“國家茶葉技術體系低氟黑茶加工示范基地”1個。園區聘請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農業大學教授劉仲華領銜的專家顧問團10人,組建26名專家教授為班底的專家團隊,從種、管、收、選等全環節,保障園區藏茶提升質量。
前不久,在第十七屆中國茶業經濟年會開幕式暨2021中國茶業品牌盛典上,雅安雨城區再次上榜2021年度“茶業百強縣”。雅安藏茶傳統制作技藝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用好專業人才 搭建服務平臺
為實現茶園標準化、規范化、集約化建設,雨城區在全市率先組建供銷惠農農業服務公司,配備農藝師、研究員、工程師、無人機飛防團隊、專兼職農業技術管護服務隊伍等40余人,幫助茶農統一管理、精準培育,有效促進茶葉增產、農民增收。雅安雨城區設立現代農業園區服務中心,園區內茶園采取“半托管”模式,成立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市場有效銜接。
培育本土英才 拓寬產業渠
在培養鄉土人才方面,藏茶產業現代農業園區也力求爭先,一批批“土專家”“田秀才”“鄉創客”應運而生。
2021年以來,園區通過線上連線指導、線下實地培訓等多種形式,新培育技能型農民35人,引導支持茶區各類經營主體興辦農家樂、茶家樂、鄉村民宿等100余家,形成“茶山藝林”精品藝術民宿群落;提升改造云臺山倒車坪、頂峰蟬花頂、世界茶種園等10余處景觀節點,打造云臺山總長15公里的健身步道,舉辦打茶節、絲茶文化節等節慶活動。
激活經營人才 釋放品牌效益
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指引下,雨城鄉村發生美麗蛻變,園區探索制定茶園認領管理辦法,吸引工商資本和經營管理人才回到鄉村。
2021年以來,雅安雨城區不斷擴大藏茶品牌的影響力。作為藏茶主產地和核心生產區的雨城區,將堅定不移“人才興茶”目標,走集特色產業、休閑度假、田園體驗、觀光旅游于一體的農旅融合之路,促進經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為藏茶產業現代農業園區高質量發展貢獻人才力量。(文 雨萱 曹小玉)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