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現代傳統,韓國茶道是一種比較繁瑣的形式,而且是刻意制造而成,去過韓國的人大多都明白,品一道韓國茶將花掉人民幣六千元左右,說明在打著韓國茶道牌子的后面是為了更好地掙錢。再則,韓國茶道精神講得如此大氣而又普及,那為什么當今的韓國民族還是一味地搞種族、軍事、不承認歷史這些惡性呢?而且在聯合國大會上很無恥地打著茶道表演的方式力爭入常。那么韓國茶道引以為德的“和仁德貴”不正好成了欺世盜名的手法嗎?
這一樣說明了表象形式下的韓國茶道,還有待我們世界人去分析其真實意圖。而后現代主義就是要去繁從簡,就是要提倡一種平庸和無關緊要的藝術,并使之更商業化。對后現代主義而言,當今韓國茶道的對象都是一些世界中高產階級,并非是人人都有品茗的心情和環境。這些中高產者既有一些錢,又有一些閑,他們喜歡在繁復中追求偽優雅,在逶迤中尋找偽真諦。 那么,后現代主義就是直達目的:一是讓茶這一商品以更簡單的形式流通于市場;二是讓任何人都有隨時隨地喝茶的權利。而經濟上的后現代主義早已深諳其道。君不見,以速泡袋裝、瓶裝、罐裝等形式出現的即沖即飲、即開即飲的茶品已經崛起于各大商場。且從歷史來看:烹茶→點茶→泡茶→飲茶,每一次喝茶方式的改變,無不都是后現代主義的催化。 故而,后現代主義的思想理念和行為方式,使韓國茶道正在逐漸失去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載體--茶藝,進而快速將手伸向中國這個沒有品格定論的民族,這算是韓國茶道死活都要主動承認根基在中國大陸,并且與佛、道、儒拉關系來確保其偽德蒙財的最佳路徑。而一旦韓國茶道淪為一種沒有意義的符號時,或喝茶不再需要任何的基本前提和基本內容,那么,韓國茶道也必將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