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藝的表演形式是很獨特的,一方茶席、一張茶幾、一套茶器、一位茶藝師就可以進行表演了,如果需要或為了加強效果,還可以配解說詞,還可以配音樂,還可以配一名乃至數名茶侶(協助茶藝師表演的人員)。因此單從形式上看,茶藝表演和戲曲表演(注:這里所說的戲曲主要指昆曲和京劇,下同)最為接近。這種形式的好處是簡潔集中,主題鮮明,能一開始就引起觀眾注意。不足之處是表演形式較為單一,內容大同小異,缺少變化,其藝術性和觀賞性相對于戲曲要遜色很多。今后能否使茶藝和戲曲緊密結合,在形式和內容上有所改變,在故事和情節上有所創新和突破,使之更加趣味化和藝術化,我以為值得一試。
當然在趣味化和藝術化的同時,也要注意茶藝的實用性和獨特性,說到底,茶藝只是一門茶葉沖泡藝術,衡量茶藝表演成功與否,除了程式編排、文化內涵等諸多因素外,與沖泡出來的茶品質量也有著直接關系,切不可為茶藝而茶藝,僅就這一點而言,茶藝表演又要比戲曲表演難度大了許多。
茶藝的形式美還體現在茶藝表演者的服飾和扮相上。一般而言,茶藝師及其茶侶服飾以簡潔、明快為主,而且很有些復古的意味在里面,類似于戲曲里的青衣。因此在設計服飾時,諸如頭發的樣式、頭飾的選擇,服裝的顏色、式樣,衣領、衣扣及袖口、褲腳的紋飾等,都要和整體茶藝表演氛圍相協調,最忌諱庸俗和脂粉氣。茶藝師能否帶手鐲可以區別對待,纖纖玉腕上掛一環溫潤的玉鐲更能增添茶藝表演的觀賞性,何樂而不為呢?至于化妝,小型場合的表演以不著妝或僅著淡妝為主,如果是較大場合,不妨著濃一些的妝,可以參照戲曲青衣的扮相,這樣效果會更好一些。
茶藝師及其茶侶是不主張用氣味濃烈的香水及化妝品的,諸如指甲油、紫色眼影、大紅口紅之類的也不主張用,因為這和茶藝表演的整體氣氛不兼容。色彩及氣味很柔和很淡然的香水和化妝品可以適量用一些,但切不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