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向來就有“客來敬”的風俗。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已被奉為禮物與貢品。到兩晉、南北朝時,客來敬已經成為人際交往的交際禮儀。顏真卿《春夜啜聯句》中有“泛花邀坐客,代飲引清言”。唐代劉貞亮贊許“有十德”,以為飲除了可健身(健身食物)外,還能“以表敬意”、“以可雅心”、“以可行道”。
當今社會,客來敬更成為大家平常交際和家庭生活中遍及的來往禮儀。俗話說:酒滿半。奉茶時應注重:不要太滿,以八分滿為宜。水溫不宜太燙,避免客人不小心被燙壞。有兩位以上的訪客時,用盤端出的色要均勻,并要左手捧著盤底部,右手扶著盤的邊際,如有點心,應放在客人的右前方,杯應擺在點心右邊。上時應以右手端,從客人的右方奉上,并面帶微笑,眼睛(眼睛食物)凝視對方。
以咖啡或紅待客時,杯耳和匙的握柄要朝著客人的右邊,此外要替每位客人預備一包砂糖和奶精,將其放在杯子旁或小碟上,便利客人自行取用。
喝的環境應該靜寂、幽雅、潔凈、舒服,讓人有隨遇而安的感受。選也要因人而異,如北方人喜愛飲香味,江浙人喜愛飲清芬的綠,閩粵人則喜愛釅郁的烏龍、普洱茶等。茶具可以用精巧共同的,也可以用簡略質樸的。
當然,喝的客人也要以禮行禮,雙手接過,允許稱謝。品時,考究小口品飲,一苦二甘三回味,其妙趣在于意會而不可言傳。別的,可適當稱譽主人好。壺中可重復浸泡3至4次,客人杯中飲盡,主人可為其續,客人散去后,方可收。琛甌洗塵沏是家庭禮儀中待客的一種平常禮節,也是社會交往的一項內容,不僅是對客人、兄弟的尊重,也能表現本人的涵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