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滿足加工需求,今年福銘茶業還增加茶葉加工生產設備三條40余臺,加倍提高茶葉生產效益,做到鮮葉應收盡收,保障群眾利益。夏可友是新寨鎮團山村的一名茶農,隨著今年春茶下樹率大幅度提高,從開園至今,他的老伴一直在茶園忙著采茶,采來的茶青福銘茶業全部回收,而老夏本人也在家門口有了一份滿意的工作。“我們家有7畝地的茶,茶葉由公司全部回收。我來茶葉加工廠上班,一天有100元的工資,老板還包吃,非常滿意了。”印江縣新寨鎮團山村群眾夏可友一邊分裝打包剛加工好的紅茶一邊告訴記者。
2019年,印江緊緊圍繞農村產業“八要素”,聚焦“2+N”產業規劃,把茶葉產業作為農村產業革命的重要支柱,鼓勵成立茶業龍頭企業,引領和帶動全縣茶葉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縣內6家茶企在縣茶葉專班和業務主管部門的指導下,通過協商聯合組建全縣第一家茶葉股份制龍頭企業——宏源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該公司下轄21個區域中心企業,輻射全縣80%以上的小微企業(村集體經濟組織、種茶大戶)。
采取“龍頭企業+區域中心企業+小微企業”抱團發展合作模式,由作為龍頭企業的宏源公司負責資金籌集、產品標準制定、產品開發、包裝、銷售;區域中心企業主負責標準的執行、技術指導、茶青收購、茶葉加工;小微企業負責散戶茶園流轉、茶園管護、茶青采摘和吸納農戶參與。
通過新的機制,細化了產業分工,優化了資源配置,提升了產品質量。在促進茶園管護、提高茶園效益、解決融資問題、拓寬銷售渠道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針對融資困難,宏源公司統一制定茶園管護標準,同時提供資金注入,解決以往茶園管護資金短缺問題。“目前已投入茶園冬管和茶青收購資金4800余萬元,有效解決了小微企業和茶葉種植大戶資金難題。”貴州印江宏源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代傳福坦言。
與此同時,宏源公司以市場“五統一”為抓手,開展“線下銷售門店前置、線上銷售網店開發”,在貴陽市觀山湖區設立“印江梵凈山茶”營銷中心,北京豐臺區設立營運中心,朝陽區貴州大廈多彩貴州展示中心設立專柜;在梵凈云商平臺的基礎上,開設了京東、天貓、蘇寧易購等全國知名網商平臺開設旗艦店銷售,有力拓寬了銷售渠道。“同時,我們與香港、河南等多家貿易公司簽訂了9000萬元的出口貿易訂單,解決了長期以來困擾我縣茶企業銷售難的問題。”貴州印江宏源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代傳福說。
近年來,印江堅持創新引領發展,積極探索茶葉產業發展模式,著力培育市場主體,在品牌提升上下功夫,在茶產業發展與群眾增收方面做文章,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極大地調動了茶企和茶農的生產積極性,讓企業有錢掙,農民有收入。記者從農業農村局茶產業發展中心獲悉,目前印江已建成投產茶園21.74萬畝,輻射帶動1.7萬名群眾就業增收。
來源:貴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