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貨牙息錢[Additional tax of tea in iong distance transportation] 南宋販茶過淮由盱眙軍榷場加收的手續費。亦稱通貨儈息錢
折稅茶[Tax valuated in terms of tea] 宋代園戶以茶向官府交納的實物稅租。宋承唐行二稅制。即城鄉人戶,以其家產和田畝劃定等
抽盤Levy a tax] 北宋末至南宋實行的一種稅收稽查方式。是防止偷漏(宋人稱透漏)茶稅的征管措施,其特點是突然抽查,與籠筇法相輔
息錢[Tea interest] 亦稱茶息。在茶葉流通中產生的凈利潤,是構成茶利的主要來源之一。①宋初榷茶,規定官給本錢,園戶向山場納
耗茶[Tea for paying interest] 宋初榷茶制下園戶以茶折納償還官府預給本錢的利息。其名義是茶在運輸途中的損耗。這種耗茶高達正
貼納[Raise tax] 宋初榷茶制下的罰款名目。茶商持交引至榷務、山場提貨,因超過規定時限而須交納的一種罰款。類似今之滯納金,但
茶租錢[Tea rent] 宋代稅種。宋代行通商法后官府向園戶征收的農業稅。嘉祐四年(1059)茶法通商時額定為三十三萬八千緡,均敷全國
茶課[Tea tax for tea farmer] 宋代官府向茶農征收的茶稅。《宋史 食貨志 茶上》稱:六州采茶之民皆隸焉,謂之園戶。歲課作茶輸
市茶[Doubling the tax in extra selling] 宋代鄂州咸寧(今屬湖北)茶租正額外的無名科斂。市茶起于景德三年(1006),咸寧饑荒,準
宋代茶稅[Tea tax in Song Dynasty] 宋代茶葉稅收。宋代商稅只分過稅(商品流轉稅)及住稅(商品交易稅)兩種,稅率也大體固定為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