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觸到這款茶的時候被刷新了世界觀,原來茶的名字可以這么接地氣。在一列清新高雅的茶名之中,忽然冒出一個叫“狗牯腦”的茶,莫名有種親切感!
狗牯腦茶是江西的珍貴名茶之一,產于遂川縣湯湖鄉的狗牯腦山,該山形似狗,取名“狗牯腦”,所產之茶即從名之。1915,在美國舊金山舉辦巴拿馬一太平洋國際博覽會,狗牯腦茶葉被送往參展,獲得金質獎章和獎狀,從此一炮而紅。狗牯腦茶始于清代,距今已近200年歷史。據《龍泉縣志》(光緒)記載:狗牯腦茶始則面小而量少,視為珍品,歷來作為貢品,供帝王享用。狗牯腦山矗立于羅霄山脈南麓,海拔800余米,這里蒼松勁竹,清泉不絕,云霧彌漫,因此狗牯腦茶還有一絲清雅的竹韻味。
其茶樹生長在肥沃的烏沙壤土。沙土類土壤透氣性好,礦物質多,加之晝夜溫差較大,日照短,多散射光,非常適合茶樹生長。狗牯腦的產地——湯湖鄉素來以溫泉聞名,湯湖溫泉水中含有30多種有益人體健康的微量元素,這樣的土壤和泉水,造就了狗牯腦非凡的品質和口感。如此絕佳的栽培地出品的芽葉持嫩性強,氨基酸、咖啡堿、芳香物質等內含物質豐富。
遂川屬于井岡山山脈,據歷史題材電視劇《井岡山》演繹,毛主席對狗牯腦一飲難忘,愛不釋手,并稱其:“其味香醇,沁人肺腑,啜口之后,余味無窮。”天氣轉暖,山花爛漫時,也是狗牯腦吐露新芽的時候。該茶采制十分精細。一般在4月初開始采摘,特級狗牯腦茶的鮮葉標準為單芽或一芽一葉初展。要求做到不采露水葉,雨天不采葉,晴天的中午不采葉。
干茶外形秀麗勻整、黛綠瑩潤,帶有毛峰類綠茶特有的微卷,細小緊結,銀毫隱翠,泡開后春染杯底,嫩綠明亮。我個人非常鐘愛這一款茶,喜歡它土萌土萌的名字,喜歡它的人間煙火味。
沖泡方法
首泡:茶湯柔滑細膩,嫩香高揚,伴有黃豆在鐵鍋中翻炒的焦香,讓我回憶起小時候,眼巴巴地扒著土灶臺,看外婆炒黃豆。黃豆在老鐵鍋中摩挲得沙沙作響,豆香裊裊繚繞鼻尖。一飲入魂,香氣毫無遮攔地在口腔蔓延開來,甘甜可口,喝下去有種很安心的感覺。
第二泡:茶香稍淡,豆香依舊,滋味沒有首泡那么醇厚,茶湯回甘明顯,生津持久。
第三泡:淡淡清香,滋味甘甜爽冽。
第四泡:香氣接近于無,而甘甜依然。這時,我們觀察它的葉底,幾乎都是嫩度極高的單芽,因是明前頭采,氨基酸含量高,因此直到第五泡,茶湯還是甘甜爽口。
茶器:早春的狗牯腦的外形幾乎是完美的,觀賞性極佳,因此建議使用高密度蓋碗或玻璃長杯。
投茶量:干茶3克。
投茶方式:下投法。
泡茶水:山泉水為宜。
水溫:80-85度左右滋味甘甜,較佳。
保存方法
密封,0—3度冰箱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