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茶樹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質的必需能源。影響茶葉品質成分的主要是光強、日照數和光質。研究表明紅橙光對碳素代謝有利,藍紫光促進氮素代謝有利;在達光飽和點以前,隨著光強的增加和日照量的增加,糖的合成和茶多酚的累積明顯加強,但不利含氮化合物(包括氨基酸)的累積。
峨眉毛峰溫度
峨眉毛峰溫度是茶樹生命活動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對茶樹的生理活動、生化反應進程的速度有較大影響。據研究表明茶樹生長的最適溫度是20℃~30℃。在一定范圍內,溫度升高,有利于碳代謝及糖類化合物的合成、運輸和轉化,進而加速茶多酚的積累;氣溫降低,有利于氮代謝,蛋白質、氨基酸等含氮化合物合成也較多。
峨眉毛峰水分
水是代謝過程的反應物質和反應介質,參與茶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有機物質的分解、合成等。空氣濕度高時,有利于含氮化合物(氨基酸等)的合成,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碳水化合物(茶多酚等)的合成。在水份虧缺的條件下,茶樹光合作用受抑制而呼吸作用加強,體內物質代謝趨向水解,茶多酚、氨基酸、咖啡堿和水浸出物等含量減少,茶葉品質降低。
峨眉毛峰土壤
土壤為茶樹生長提供了必需的礦質元素和水分,是茶樹的一個重要環境因子。實踐表明,生長在腐殖質含量高或氮、磷、鉀含量高的沙質壤土上的茶樹,芽葉氨基酸較多,所制的茶葉滋味鮮醇,茶葉品質也較優。李以暖等用灰色關聯分析方法研究也表明:氮和磷對氨基酸含量影響較大,氮、鉀、鋅對咖啡堿含量的影響明顯,而茶多酚則受茶葉中銅和鎂的影響較為突出。
峨眉毛峰改善措施
春季陽光柔和,氣溫平穩回升,雨水充沛多云霧,很適于茶樹新梢生育,另外茶樹經過晚秋至早春長期的營養積累,體內養分貯備充足,采制的綠茶香高味醇品質好。而夏秋季日照強,氣溫高,干旱少雨,茶樹氮代謝水平低,碳代謝則大為加強。而且茶樹上年的茶果迅速生長和當年的花芽不斷孕育,使茶樹體內營養物質大量消耗。同時,由于這時雜草生長快速,病蟲害猖獗。這些內外條件都很不利于夏秋季綠茶的滋味品質。為此,許多學者通過采取一些栽培管理或加工工藝技術措施來改善和提高夏秋綠茶的滋味品質,已獲得了不少經驗。
峨眉毛峰夏秋季光照強而且時間長,氣溫較高,對茶樹生長及綠茶品質不利。適度遮蔭可以改善光、溫、濕等條件,滿足茶樹喜陰的習性,增加光合產物積累,促進茶樹生長。遮蔭處理的材料以往常用簡易棚架,即用竹、木搭成高1.8米左右的棚架,上覆蓋竹簾或蘆簾,或用稻草、麥稈編織的簾,透光度為50%~70%;多采用農用塑料遮陽網(簡稱遮陽網)作為覆蓋材料,它是采用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和聚酰胺等單絲,經定向拉伸編織而成,具有強度高、通風透光、重量輕,便于安裝與操作等特點,并可根據需要選擇不同遮光率和不同色澤的遮陽網。
日本學者烏山光照等(1989)研究發現遮蔭后新梢中精氨酸、咖啡堿和根部的茶氨酸合成量增加,并且茶氨酸明顯地向新梢積累。潘根生研究表明適度降低光強,茶葉中的氮化合物明顯提高而碳水化合物(茶多酚等)相對減少,碳氮比降低;李文金等試驗表明單層黑色遮陽網覆蓋茶樹后,鮮葉中氨基酸含量增加,茶多酚含量減少,同時葉綠素含量增加。調查研究也表明種植遮蔭樹的茶園內光照強度和氣溫降低,空氣濕度提高,茶樹鮮葉中氨基酸、咖啡堿、水浸出物等含量均不同程度地高于無遮蔭樹的純茶園。可見,這些研究結果都說明了進行遮蔭處理可改善夏秋季綠茶滋味品質。
灌溉處理
夏秋季氣溫較高,茶樹蒸騰作用強,耗水較多,茶園水份供應往往不足,故應該適時進行灌溉。已有研究表明灌溉(尤其是噴灌、霧灌等方式)可顯著改善茶園小氣候,使茶樹芽葉肥壯,持嫩性好,葉含水量、氨基酸、咖啡堿、含量增加,兒茶素總量、茶多酚、纖維素含量降低,提高了綠茶的滋味品質。
修剪、肥培、病蟲害防治
已有研究指出:在春茶后和夏茶后進行輕修剪、追肥(適當增施氮肥和進行葉面噴施)及加強病蟲害防治等,對茶樹恢復樹勢、提高芽葉品質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