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作過程
采摘:一般3月初開采,至清明前后結束。特級茶和一極茶要求一葉一芽新梢初展,芽葉要完整無病蟲害,不同等級分開采摘,鮮葉不能損傷.堆漚,不能在陽光下暴曬。
攤放:不同等級分開攤放,時間3--6小時,失水度5%,避免陽光直射。
殺青:鍋溫在260度左右,投葉量0.5千克,要求無紅梗紅葉,焦片,直至茶葉清香顯露,葉片較干爽卷成條。
揉捻:空揉----輕壓----空揉----出茶,二級茶輕壓時間稍久。
干燥:分毛火和足火兩次進行,用炭火或是烘干機干燥。毛火溫度約120度,時間1分鐘左右,翻動靜置降溫后再烘,反復多次,視茶葉干燥程度至7成干止。足火溫度約80度,時間10分鐘左右,反復幾次至成茶,含水量控制在6%以內。最后精選匹配,出茶后要進行復香處理。
二、干茶特點
條索緊細,顯毫鋒,色澤翠綠,有干香,湯色清綠,嫩香持久,滋味鮮靈回甘好,葉底翠綠嫩勻。干茶含硒量較高,約0。146微克/克,有較好的保健作用。
三、成分功效
1.成分
兒茶素類:俗稱茶單寧,是茶葉特有成份,具有苦、澀味及收斂性。2、咖啡因:帶有苦味,是構成茶湯滋味的重要成份。3、礦物質:茶中含有豐富的鉀、鈣、鎂、錳等11種礦物質。
2.功能
兒茶素類:俗稱茶單寧,是茶葉特有成份,具有苦、澀味及收斂性。在茶湯中可與咖啡因結合而緩和咖啡因對人體的生理作用。具抗氧化、抗突然異變、抗腫瘤、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及低低密度酯蛋白含量、抑制血壓上升、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菌、抗產物過敏等功效。2、咖啡因:帶有苦味,是構成茶湯滋味的重要成份。紅茶茶湯中,與多無酚類結合成為復合物;茶湯冷后形成乳化現象。茶中特有的兒茶素類及其氧化縮和物可使除中咖啡因的興奮作用減緩而持續,故喝茶可使長途開車的人保持頭腦清醒及較有耐力。
礦物質:茶中含有豐富的鉀、鈣、鎂、錳等11種礦物質。茶湯中陽離子含量較多而陰離子較少,屬于堿性食品。可幫助體液維持堿性,保持健康。①鉀:促進血鈉排除。血鈉含量高,是引起高血壓的原因之一,多飲茶可防止高血壓。②氟:具有防止蛀牙的功效。③錳:具有抗氧化及防止老化之功效,增強免疫功能,并有助于鈣的利用。因不溶于熱水,可磨成茶粉食用。4、維生素:①類胡蘿卜素:在人體可轉換為維生素,但要和茶未一起飲咽才可補充。②B群維生素及維生素C:為水溶性,可由飲茶中獲取。5、其他機能成份:①黃酮醇類具增強微血管壁消除口臭功效。②皂素抗癌、抗炎癥功效。③胺基酪酸于制茶過程中強迫茶葉進行無氧呼吸而產生,稱佳葉龍茶可以防高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