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發展
“永川秀芽”針形名茶,由原四川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重慶市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1959年研制生產,曾得到朱德委員長的贊揚,1964年經國內著名茶學專家陳椽教授正式命名為“永川秀芽”,歷經研制、定型和提高三個階段,科技人員通過雜交育種,選育出國家級永川秀芽良種10個、省級永川秀芽良種4個。利用良種優勢,研制、開發了20余只名優茶產品。其加工工藝于2004年獲國家發明專利。
產地分布
永川秀芽種植地域范圍包括:永川區云霧山、陰山、巴岳山、箕山、黃瓜山五大山脈的茶區。主要分布在永川5個主要產茶鄉鎮:茶山竹海辦事處、大安鎮、何埂鎮、永榮鎮、三教鎮,這5個鄉鎮占總產量的85%。
生長環境
永川地處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回溫早,夏季氣溫高,降雨集中,光照充足,雨熱同季,相對濕度80%左右,無霜期達320天,土壤pH值在4.5~6.5(微酸性),非常適合茶樹生長。由于永川區茶園所處的海拔一般在300--500m,且氣候條件較好,適宜永川區栽培的大、中、小葉種多品種共存,為永川秀芽的拼配提供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