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毛尖的品質特點(品質特征):外形細、圓、光、直、多白毫,色澤翠綠,沖后香高持久,滋味濃醇,回甘生津,湯色明亮清澈。
信陽毛尖的色、香、味、形均有獨特個性,其顏色鮮潤、干凈,不含雜質,香氣高雅、清新,味道鮮爽、醇香、回甘,從外形上看則勻整、鮮綠有光澤、白毫明顯。
一般顧客上門,他都會先詢問其想要購買什么價位的茶,送人還是自己喝,然后拿出兩三種價位相近的茶供客人品嘗挑選。“開湯”是購茶必不可少的程序,所謂“開湯”,即指現場品茶。提醒茶客要仔細觀察茶湯和聞香氣。“品味道,優質信陽毛尖頭道苦二道甜,并且耐泡,一般能泡3~5道,而劣質的毛尖最多泡2次”。
優質信陽毛尖湯色嫩綠、黃綠或明亮,味道清香撲鼻,劣質信陽毛尖則湯色深綠、混濁發暗,沒有茶香味。
信陽毛尖是河南省著名土特產之一,素來以“細、圓、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濃、湯色綠”的獨特風格而飲譽中外。信陽毛尖茶清代已為全國名茶之一,1915年榮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1958年評為全國十大名茶之一,1985年獲中國質量獎銀質獎,1990年“龍潭”毛尖茶代表信陽毛尖品牌參加國家評比,取得綠茶綜合品質第一名的好成績,榮獲中國質量獎金質獎,1982年、1986年評為部級優質產品,榮獲全國名茶稱號,1991年在杭州國際茶文化節上,被授予“中國茶文化名茶”稱號,1999年獲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金獎。
歷史上信陽毛尖主產于信陽市、信陽縣和羅山縣(部分鄉)一帶。據查證。信陽毛尖獨特風格的形成是在20世紀初期,清代季邑人蔡竹賢提倡開山種茶,隨后出現了元貞(震雷山)、廣益、裕申、宏濟(車云)、博厚、森森(萬壽)、龍潭、廣生等八大茶社,發展茶園面積有400余畝,逐漸改進完善了毛尖的炒制工藝。新中國建立以后,國家對發展茶葉生產極為重視,采取了一系列扶助措施。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科技的發展,信陽毛尖的產量和質量均有很大提高。目前,全市茶園面積有80萬畝,開采面積70萬畝,茶葉總產值8億多元,社會總收入12億元以上。產品暢銷全國各地,遠銷日本、美國、德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及港、澳地區。
中國十大名茶之信陽毛尖的相關知識(相關文章)
1信陽毛尖簡介。
2信陽毛尖茶及其工藝特點。
4信陽毛尖的歷史傳說和發展歷程。
5信陽毛尖的歷史傳說。
6信陽毛尖的品質特點和歷史傳說。
7河南名茶信陽毛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