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數(shù)民族生活的地區(qū),像布朗族、德昂族,均為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濕熱;從前一直是感冒、瘧疾及毒瘴、腸道寄生蟲橫行之地,各種疾病隨時危害著當?shù)厝嗣竦纳眢w健康。其先祖?zhèn)冊谏a生活中發(fā)現(xiàn)了茶,由于對茶的鐘情與執(zhí)著使他們的祖先發(fā)明了“酸茶”,它已成為他們生產生活必備的飲品和保健品。
千百年來他們就是靠這種獨特茶品與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氣候抗衡,讓布朗族和德昂族人們在這當年的茫瘴之地得以健康生存繁衍。為此,“酸茶”被譽為讓他們幸福了幾輩子的“美容增壽茶”。“酸茶”之所以被他們稱為“美容增壽茶”,那它就不僅僅是單一的茶的功效,它一定是被他們賦予了生命元素,才有美容增壽、防感冒、抗瘧疾、驅蟲、祛濕瘴之奇效。
酸茶是用剛摘下的新鮮茶葉密封在竹筒里發(fā)酵后制成,又稱濕茶,味酸澀,能生津解渴,具有解暑清熱、消食的作用。制作酸茶,一定要在每年的7一10月,采摘茶樹發(fā)出的粗大葉片,再將其蒸熟,放在陰涼通風干燥處10天左右,讓它自然發(fā)酵,然后將陰過的酸茶原料裝人竹筒內,把竹筒里的茶葉片壓緊,用筍葉封死竹筒口,最后把酸茶竹筒埋在房前、屋后于燥的地方,個把月過后,酸茶就可“重見天日”了。
說實話,酸菜對于外地人而言,確實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剛“出爐”的酸茶,那味道與陳年老壇酸菜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云南少數(shù)民族吃酸茶吃酸茶一般都在早、晚的時間,婦女們燒起的簧火了映紅了竹樓客廳,男女老少圍著簧火坐在一起,將裝酸菜的竹筒互相傳遞,不需用開水沏泡,大家根據(jù)各自的需要,自己動手,將酸茶從竹筒中取出,而后放入口中嚼細咽下,這古樸而有趣的酸茶具有解渴,提神,化脂消積,健身等功能。
來源:普洱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