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正月初八,位于福安羅江的民族茶產業開發有限公司工人就忙開了,一袋袋眉茶準備發往摩洛哥。2007年他們出口海外的訂單達1500噸,產品供不應求。
這家2006年落戶福安的茶葉生產企業是目前福建省最大的眉茶生產企業。如今除了傳統的綠茶、茉莉花茶以外,工藝茶、工夫紅茶、烏龍茶、保健茶、眉茶、東方美人茶在福安茶葉市場都找得到身影,加上工藝花茶、保健茶、東方美人為代表的特色茶異軍突起,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綻放異彩。
讓花朵盛開在茶杯里
讓花朵盛開在茶杯里是福安下崗工人薛彤云的創舉。一次偶然的機會,薛彤云聽到一位顧客半開玩笑地說:"現在女士們都流行喝玫瑰花茶,如果你能把玫瑰花放入茶中,一定會吸引女顧客。"潛心研究茶藝創新的薛彤云萌發生產能開花的茶的念頭,她一次次地試驗如何將鮮花包入茶葉中,在保持花香茶醇的基礎上,融入泡茶時的視覺美感。
和傳統的制茶工藝完全不同,這種能開花的茶并不是簡單地將花和茶揉在一起。造型茶必須精準地計算出茶葉的浮力,才能保證包裹了鮮花的茶球會穩穩地沉在杯底;要控制好茶莖、花朵次第展開的順序和時間,才能保證茶開花綻的動態效果。福安茶人克服了一個個技術難關,成功地讓形形色色的花朵盛開在茶杯里。2005年中國國民黨代表團首次訪問大陸,在北京老舍茶館看到一朵雛菊大小的茶塊,放入玻璃杯中,沸水沖之,如奇葩初綻,美不勝收,不禁贊不絕口。臨行前,這種工藝茶作為禮品被連戰帶回臺灣,福安工藝茶因此蜚聲海內外。
如今,丹桂飄香、飛雪迎春等詩意名字成了工藝茶茶型的代稱。福安綠茶的老品種福云6號、7號和大白茶,因茶針銀白細膩而成為制作工藝茶的上好用料,一改近幾年發展窘境,老品種煥發出生命力,而且原本制作花茶、綠茶時被廢棄不用的茶梗都成了茶葉工人的寶貝。據介紹,福安工藝茶遠銷俄羅斯、南美等地,年創產值1.8億元,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工藝茶生產地。
解毒秘方與茶葉結合
打開八匹龍排毒茶網頁,赫然寫著,"一種可預防食物中毒的茶葉-- 八匹龍牌排毒茶。"這種解毒茶葉真的有這么神奇嗎?
公司創建者李富康生長在福安的一個中醫世家,爺爺留給子孫的一份解毒藥方是傳家之寶。由于農村醫療條件差,村里人常被毒蟲咬傷,便到李家敷敷藥,兩三天就好了,不過,從來沒有人口服過。十幾年前,村里一對夫妻吵架,妻子一氣喝下半瓶敵敵畏,李富康的父親嘗試著將草藥汁擠進病人嘴里,再緊急送往市醫院。醫院一檢查,醫生說,病人的毒性已退了。
意外發現讓李家草藥秘方名揚四方。2002年,李富康在朋友的鼓勵下,開始將草藥秘方與茶葉相合的艱苦試驗,5年才獲得成功。在2007年10月份舉行的北京馬連道茶文化藝術節上,八匹龍排毒茶受到茶葉專家關注。北京歸來,全國各地的訂單便紛至沓來,產品供不應求。
低端產品實現高附加值
每年端午節后,正是茶葉的產期,王家茶場、溪潭嶺頭村山崗上的茶園便會出現一群頭戴斗笠,身背茶簍的采茶婦女,細心地摘選受到茶小綠葉蟬(浮塵子)吸吮過的一心兩葉之嫩芽。這種獨特的采摘方式,只是為了制作一種葉身五彩繽紛的茶葉--東方美人茶。
蟲咬過的茶葉一般都是廢棄不用的,為什么小綠葉蟬咬過的茶葉就能成為寶貝呢?原來經小綠葉蟬吸吮后的茶葉呈金黃色,形狀如被火燙一般,再經制茶師傅精心烘制,香氣聞之有熟果香,茶湯入口滋味濃厚,甘醇圓滑,具有獨特的蜂蜜及熟果香。
這種茶是臺灣的特產,原名椏風茶。東方美人是半發酵程度最深的一種茶,精制后茶身白、青、紅、黃、褐五色相間鮮艷如花朵。清代時期,茶產僅次于稻米,是當地居民重要的經濟來源。
2006年,臺灣三清制茶有限公司投資的福安首家臺資茶葉合作項目先后在王家茶場落地投產,主營東方美人茶的生產和銷售,成為出口歐洲市場的"貴族"產品,售價每公斤達200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