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鄉縣面對今年茶葉主導產業受到嚴重凍害的實際,積極應對,確定了茶業七大重點工作,力爭全年改造低產茶園1.5萬畝,新建無性系良種茶園2500畝,新建和改擴建標準化茶葉加工廠(場)50個,配置茶園管理機械2600臺;培育茶葉科技示范園10個,示范村6個、示范戶100戶,確保完成茶葉總產量4500噸,其中名優茶90噸,實現茶葉總產值2億元。
一是搞好茶園的災后恢復工作。去冬今春,數十年不遇的連續強降雪導致全縣22.4萬畝茶園全部受凍,對主導產業帶來嚴重損毀,縣上緊急部署,要求各鄉鎮將災后恢復工作作為當前的首要任務,組織農技人員指導農戶防凍抗災,抓緊進行剪枝、施肥處理,確保把損失降到最低。同時,抓好春茶生產,搞好“兩節一會”的籌備,產品展銷及參賽樣茶的準備工作。
二是集中全力搞好茶葉品牌整合工作。整合全縣240個茶企業,做好“漢中仙毫”的原產地保護申請和生產、營銷企業的標準化資格認證,搞好標準化包裝袋制作,確保在今年的“兩節一會”上全面推介、宣傳、使用。
三是全面實施《漢中市60萬畝高產密植生態茶園現代農業產業化發展規劃》。今年,將全力完成全縣22萬畝茶園規劃論證,完成2500畝無性系茶園建設和50個標準化茶葉加工廠建設,配置2600臺茶葉機械。為規劃全面實施起好步,開好頭。
四是建設沙河鎮棗園湖1000畝標準化觀光茶園。高標準搞好茶園的總體規劃設計,實施好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完成景區內道路、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及茶園栽植任務,建成茶園產業園區。
五是完成6個茶葉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設、56個推進村的培育工作。今年在私渡新路村、沙河新生村、峽口江榜村、羅鎮三合村、高川八角樓村、五里壩貫子溝村6個示范村,開展無公害、茶園基地培育和機械化修剪,茶葉精細化加工,產業基礎設施建設等,在14個鄉鎮建設56個茶葉生產推進村。同時,完成龍井茶、烏龍茶生產線擴建工作,延伸產業鏈,不斷提高茶葉經濟效益。
六是繼續做好在縣外經銷西鄉茶葉、名品創優的獎勵和茶葉機械補貼工作。對西鄉人在漢中市外(不包括漢中)的地級市以上城市設立西鄉茶葉經銷門店,按地市級和省會城市兩個檔次進行獎勵;對西鄉茶葉在省部級以上行業評比中獲獎的給予獎勵;對購置有廠家授權企業購買川琦牌、洛河牌和亞圣牌單、雙人修剪機和臺刈機等茶葉機械按價格比例進行補貼。
七是抓好茶葉協會改選工作。在兩節一會期間召開茶葉協會改選工作會議,健全組織機構,選舉配齊協會班子,發揮協會的行業自律作用,規范生產營銷運作,促進茶葉產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