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上午,尤溪縣臺溪鄉臺溪村茶農傅興威一大早就和兄弟給自家的110多畝茶園施春肥。與往年不同的是,同行的還有鄉農技站站長余明志。老余根據鄉里掛包到戶的要求,對茶農進行全程技術幫扶。正是細化服務、量化任務、優化品質,臺溪鄉的茶葉發展成為農民增收的主渠道。
據三明市經作站杜啟洪副站長介紹,這個鄉已發展茶園近2萬畝,加上今春新植茶園1100多畝,全鄉可達2萬多畝,成為全市茶葉第一鄉。
做好茶文章,是這個鄉發展新農村經濟的重頭戲。他們落實相關扶持政策,調動茶農積極性,對新植茶園5畝以上的每畝補助200元,園區道路每公里補助2000元,小型蓄水池每立方米補助80元;連片改造10畝以上的茶園每畝補助100元;對生產基地100畝以上,加工標準廠房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以上,有品牌,產品有注冊商標,并通過QS及無公害認證的加工企業,每家企業補助5萬元。
同時,通過抓示范促管理、抓培訓促品質。他們請來縣內外茶葉技術人員深入村里調研茶葉新植情況;并抓好產業區域布局,因地制宜抓典型示范,在象山村建立千畝連片茶葉示范片,按高標準建園要求,抓好各項技術環節,以帶動品種改良、科技普及。同時,多次聘請福建農林大學、中茶所等單位的專家前來授課,結合農時舉辦無公害茶園管理、茶園病蟲害防治、有機茶、烏龍茶加工技術等培訓班,加快名優茶開發步伐。這個鄉出產的“清溪針螺”、“鳳翔鐵觀音”去年都獲得福建省名優茶金獎。去年全鄉出產茶葉3400噸,僅此一項人均增收高達1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