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香白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顧問、學術委員、世界教科文組織專家成員。
人類處于蒙昧時期,尚未形成“茶”的概念,茶與相類植物只能被當成生活的必需品———食物而存在。接著便是認知了茶的“解毒”功能,這了不起的“發現”與“發明”,使茶進入“藥用”時期。接著又是眾所周知的“飲用”時期,茶館文化便應運而生。
茶館經營服務,只要是與“茶”掛上鉤的,便屬知識消費。因為茶道精神的撥散,茶人的“釋躁平矜,怡情說性”,無論賓與主,自覺或不自覺,都是不同程度地在茶館中得到完成的。前文之述備矣,此不贅言。言到極致是平常,心像則樂皆得道,是為“覺悟”。尹智君北京老舍茶館總經理
京城茶館有近千家,老舍茶館是一張“京城名片”,這是因為老舍茶館有它獨特的味兒,這種“老舍”味是老舍茶館的靈魂。這種魂是由“老舍”的一磚一瓦、一壺一碗組成的,是由“老舍”的一語一調、一顰一笑釀成的。服務的創新,是由老舍茶館的新方向所引領,即茶文化的傳播這一新任務使“老舍”的服務增添了新的氣象。“您喝一杯茶,帶走茶文化”是“老舍”新時期的服務標語。在端茶、溫杯、沖泡、加水等一系列的環節中,都要向客人傳達其中的茶文化內涵……佘志芬常州溢壺茶宴樓
恒心與毅力是干任何事業的基石,“茶”業依然。茶本身清淡無華,中式茶樓要想生存發展下去,競爭低谷中要能耐得住寂寞。固守特色與兼收并蓄、博采眾長是發展的有效途徑。中式茶樓在經營方式上可以吸收西式咖啡、休閑茶座的營銷策略,這對增加營業額很有好處,但在保持傳統方面會有一些沖突,如茶道茶藝的品賞需要有對傳統的認知和喜好,服務者本身也要求有相應文化基礎,使得中式茶樓發展者的數量相對不足。無論如何,溢壺茶在經營茶樓事業的道路上將始終以傳承祖國文化傳統為己任,把中式茶樓越辦越興旺。駱芃芃中國書法家協會篆刻委員會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培訓中心教授
茶藝館是當今喝茶、做茶事的最佳場所。今天的茶藝館早已不同于過去的說書、唱鼓,傳遞、聚集信息的地方,而是目前集中華茶文化之大成的經典之作,它幾乎包容了茶文化所有的內涵和外延。在當下的茶藝館里,人們觀景、讀書、傾談、賞詠詩書、對弈、品茶、欣賞書畫、聽琴……茶藝館中客觀的文化現象與喝茶人的主觀心境相契合、相通融,使人們從尋常喝茶的層面上升到更高的品味文化的層面。喝茶,喝的是茶,修煉的是心。陳莉溫哥華茶館經理
是什么原因在西方的咖啡世界中為茶爭得了一片天地?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大打健康牌。國外茶館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搜集、整理對茶的功效的研究結果,并及時在公司網站和店里宣傳。進入他們的網站,能了解到各類茶葉的營養成分的含量,能了解茶葉中主要成分對人體健康的影響,能看到茶與其他健康食品在營養成分上的比較資料,能得到茶因沖泡方法不同而對主要成分攝入量的影響的具體數據。他們追蹤著與茶相關的科研新進展,并對顧客提出的相關問題做出令人信服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