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曲的歷史
相傳紅曲是在鄭成功光復中國臺灣后,由渡海而來的制酒匠所引進的。由于紅曲適合潮濕的環境,因此紅曲最早的落腳生長處就是在潮濕多雨的臺灣宜蘭。
早期中國臺灣地區在制造紅曲時,得先派人到中國內地購買以米飯和酒混合制成的“曲公”為原料,再以此作成曲種,并進一步制成曲種糟,最后將米飯與曲種糟混合,才能培育出紅曲。
1931年,日本人從紅曲中分離出一株紅曲菌株,命名為“安卡”(現今紅曲閩南語的發音),之后再經改良。當時的中國臺灣省專賣局(臺灣煙酒公司前身)所屬的酒廠都以面包塊接種“安卡”來培養“曲公”,中國臺灣地區從此用這種“曲公”來制造紅曲,便再也不用到中國內地去購買了。
為什么要喝烏龍紅曲茶
烏龍紅曲茶具有養顏美容、防止老化、降血壓等對人體有保健的效果,特別是用于茶品內,飲用后在人體內有一種能夠成功分解活性氧的酵素SOD,這種酵素是保持建康和美容養顏不可或缺的物質。而烏龍紅曲茶中的多酚類物質具有和SOD同樣的功能,并且還可以促進提高SOD消除活性氧的功能。